《原则》这本书,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从最初在共读群里听到潘教练说,这本书对于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觉得它在我心中的的分量也是不少。当下就决定一定要参与这本书的共读。
最近终于要开始共读这本《原则》了,翻了一遍序言和目录之后,感觉到有重大的事情要发生,终于有一个示范性的榜样做出各种原则来让我们模仿实践了。
首先要隆重地介绍这个作者—瑞.达利欧。他创办了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管理着超过1500亿美元的资金。他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一生致力于思考与冒险,并且通过自身的经历,总结了普世适用的原则,把自身成长与奋斗中总结出来的决策规则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众人,让无数人受益无穷。瑞.达利欧写了两本关于原则的书,一本是关于工作和生活原则,另一本是关于经济与投资的原则。本次阅读的原则是关于工作与生活的原则。
书中醒目的三句标语,像盖世名言一样提醒着读者:
想要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事实是什么?(现状)
如何行动?(行动计划?下一步是什么?)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自己的历程,从小时候的调皮不愿学习到哈佛大学的自由课堂,从毕业后打工到创业之后的辉煌与失败的惨痛经历,再到崛起后的经验总结。作者在所有自己的经历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开放的心态,那就是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并且总结成文字发布出来,企求从一切现象中去寻找事物本质的联系,找出潜在的规律。这有点类似于老子的“道”,道无形无色,却又在生活中处处能体现,聪明人往往能发现大道,无为而治,事半功倍。这是老子给后代留下来的精华。瑞.达利欧也在总结这种规律,书中称为原则,而且比“道”更加直接易懂,实践性强。
作者在书中提到:“对我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是指一项我能全身心投入的使命。”我再一次对这句话产生共鸣。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够从事一份有使命感的工作,这就是人生的重要意义,也是人生价值的一部分。
基于作者的原则概念的提出,我也初步对自己提出了自己的原则:
1、保持开放的心态,每日学习。
2、树立目标,并且为目标分解,付出行动。
3、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到人生平衡,每日做到要事优先。
2008年我每周花大概80个小时来做我的两个全职工作(管理我们的投资以及管理公司),而在我看来,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够好。
我对自己所有的投资职责和经营职责进行了运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要在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两方面都保持卓越,满足我的期,我需要每周花费165个小时。
读后感:这种情况就像我现在既要工作又要学习的情况,要想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有所取舍,一个阶段专注一个方面。
在我看来,一个管理者能够实现的最大成功,就是能够组织其他人,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最好的情况就是你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最糟糕的是你连你自己都做不好。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开始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情绪障碍,不愿坦率的面对自身的问题和弱点。他们不愿直面扑朔迷离的形势和艰难的挑战,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人们通常会觉得不舒服。兼具诚实,创造性和主动性寻求改变等个性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他人帮助,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作者写下这个原则,用来帮助需要它的人,对于不认同原则的人,也希望能够公开的争论。最后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