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底,我们到达崇明东方红农场机械化大队三中队前,中队领导考虑到知青的喝水问题,在草棚食堂的河坡上,挖泥埋锅,安排一位腿脚不便的当地老职工负责为大家烧水。
在冬天,习惯城市生活的知青都喜欢喝热水,用热水洗脸洗脚,但是,由于来队知青太多,一人一天一瓶开水的最低标准都无法保证。
在这种情况下,个别“调皮”的知青为了能够多用开水,就动起了“借用”他人开水的“脑筋”。烧水老职工看到了出面制止,结果被挤入烧得半开的铁锅里。
在连队的生活用水里,除了每天下午限量供应一人一瓶开水外,洗澡用水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在夏天天气暖和时,洗澡用水比较好解决。所有的男知青包括少数胆子大一点的女知青都会选择下到河里,让浅黄色的河水浸泡全身,成为大家冲凉净身的洗澡水。
闷热多雨的夏天过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到河里洗澡的日子越来越少了。进入了冬天,洗澡“难”的问题逐渐突显了出来,成为知青生活上的一个最恼人的大问题。
刚到农场时,由于队里基础条件差,没有专门供人洗沐的浴室,知青们只能窝在草棚宿舍里,就着脸盆里的热水,简单擦身“揩浴”了事。新砖房建设时,连队有了男女浴室。
只是,因为进浴室洗澡要自己拎水,所以男知青嫌麻烦,基本上不进男浴室。久而久之,空闲的男浴室被老虎灶改做成了堆砻糠的柴火间。
女浴室倒是一直挺忙的,大热天里经常有一些女知青进进出出。只是,当西北风刮起来的时候,那间终年晒不进阳光的寒冷房间,也基本上绝了人迹。
农场里每日开水供应有限。一年四季中大半的时日都是洗冷水浴。在冬天里,男知青们为了“揩“好"浴”,将一瓶开水分三次与冷水掺和,按照洗头、擦脸、擦身三个步骤分别进行。这种洗法虽然水少麻烦,但是,洗完之后,人还是显得干干净净,觉得比较舒服。
而到老虎灶洗赤身裸体浴的,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奢侈享受,一般人是得不到这种难得机会,只有少数与老虎灶职工关系比较密切,并且愿意为老虎灶装运柴火付出辛苦劳动的知青才能获得这种宝贵机会。
“海民,你开手扶帮我运一车砻糠。”农场老虎灶烧水用的柴火基本上是稻谷轧成米粒之后留下来的砻糠。一天,老虎灶的同校初中知青马申生与我商量,“车好砻糠后,侬到老虎灶来‘揩’把`浴’”。
在粮站轧米车间堆满砻糠的密不透风房间里,等到装满二十多袋四个人才能抬起的砻糠袋时,所有工作人员的头发上眼睛里鼻孔内,都会沾满黑黑的灰尘。也正是这种能够忍受肮脏环境和劳累程度的“自己”人,才能换来在老虎灶里爽爽快快的一次免费热水洗浴。
在吹着凌厉寒风滴水成冰的三九寒天,被允许到老虎灶里洗澡的男知青们提着脸盆、肥皂、毛巾和干净内衣,从宿舍一路小跑地直奔老虎灶。
只见一排数人站在布满蒸汽温暖如春的老虎灶台旁,全裸的身体是若隐若现的。在大铁锅里连续舀出满满的几盆热水,从头顶上慢慢浇下来,原来冻得有点发颤的身体,就会慢慢放松,继而皮肤开始微微发红,身体也变得暖和起来。
洗浴人先从头到脚地涂上香皂,用毛巾反复搓擦身体,就差没把皮擦破。在“搓”完全身“老坑”,最后再盛上满盆热水一下子从头顶浇下反复冲洗几遍。到这个时候,身体皮肤上累积数月的油腻“老坑”多数就会离身而去。
等到擦干身体,穿上微微散发着肥皂香味的内衣裤,每个人都会感觉疲劳顿消浑身上下异常舒服。在老虎灶内洗完澡,走回自己宿舍的男知青,感觉寒风吹在身上已经并不太冷,两颊都会像害羞的女知青那样,绽放起两朵淡淡的红晕。
刚到三中队时,我们是到千米开外的二中队食堂搭伙吃饭。在一个下雪天的晚上,我们四位室友一起顶风冒雪赶往二中队食堂吃饭。
好不容易到了食堂后,我们已经是胃里空空如也饥肠辘辘,但是还是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旺盛食欲,按老计划买了四两米饭和一份“红烧黄芽菜块排骨”。
这份没有涨性的新大米饭被浇上绛红色的菜汤后,变得非常润滑,没几分钟手里的搪瓷饭碗就全部见底。可是,肚子里却没有一点吃饱的感觉。我在肚子想吃脑子不让吃的矛盾状态只犹豫了一会儿,看到其他同学先后到“窗口”添饭加菜,也控制不了自己跟上前去。
就这样,我与室友一样先后添了两次,直到一斤米饭下肚,这才感觉到肚子有些饱了。这顿晚饭几乎吃掉了我一天的定量,也是我在农场吃得最有滋味最舒心的一次。那滋味,那饱和度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记忆犹新。
当年5月1日,在知青日夜盼望中,中队食堂终于开伙了。走进草棚食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设施相当简陋。芦苇杆编织的墙壁上挖了两个洞,算是供大家买饭菜的窗口,大堂泥地上只有两张木板桌子八条长凳,根本无法满足坐下吃饭的需要。
大多数知青买了饭菜后见没有空位坐下,有的只能将就着把菜碗放在窗台上勉强就餐,而大多数知青没有站着吃饭的习惯,大冷天里也只能拿着饭菜跑回宿舍就餐。
那个时候,农场基层食堂每天的饭菜种类基本雷同。早饭是二只一两淡馒头,一碗一两稀粥加一分钱咸菜;午饭和晚饭是三两或者四两米饭。
菜分几个档次。一分钱的汤有:冬瓜汤和鸡毛菜汤;三分钱的汤有:黄豆骨头汤、咸菜肉丝汤和榨菜肉丝蛋花汤;三分钱的蔬菜有:炒青菜、炒鸡毛菜、炒黄芽菜、油焖辣椒、红烧茄子和红烧萝卜;五分钱的素菜有:冬瓜炒毛豆、咖喱烧土豆、凉拌金瓜丝、甜酱瓜炒白扁豆、红烧素鸡和红烧油豆腐;五分钱的小荤菜有:荷包蛋、炒鸡蛋、烂糊肉丝、黄芽菜炒肉片、黄芽菜炒排骨和咸酱瓜炒肉丝。
每星期一到二次一角钱的大荤菜有:肉饼蒸蛋、清蒸咸肉、红烧狮子头、红烧小肉、红烧大肉、红烧河鱼和爆炒海蜇丝等。
虽然,食堂的菜谱变化不大,但是,做饭菜的材质却十分新鲜。大铁锅里熬粥、烧饭用的米是当年农场田地里刚刚收割上来的,那大米不仅新鲜而且香糯;炒菜用的蔬菜是中队菜园里种的,猪肉是农村当天宰杀的,鱼是集市里买的,所有的原料都是绿色食品。
在中队食堂的菜谱里,最受知青欢迎的菜当属红烧猪肉。这红烧猪肉又分为红烧大肉和红烧小肉两个品种。红烧大肉虽然肉的直观平面较大,但是它的厚度却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肥肉部分所占比例要比瘦肉多,有的要占整块肉的四分之三甚至更多,这种肉被知青戏称为“肥皂肉”。
为此,个别调皮的男知青买到这样的大肉后,有时会当场用筷子拣起肉,对着日光灯朝炊事员说,“你们的刀功真是高啊,这样薄得能透光的肥膘肉,竟然也会切出来!真是佩服,佩服啊!”
我在连队最喜欢吃的荤菜是红烧小肉。这肉的烧法是先将大块猪肉先连皮带肉瘦肥相加地被切成小块,就水放在大铁锅里,用急火烧开水将肉煮到半熟,然后加上酒、盐、糖、葱、姜后,转为小火焖烧一小时,肉香就会逐渐溢出锅盖,一直弥漫到整个食堂。
这个时候,小肉已经被煮得肉皮酥软粘性十足,不管肥肉瘦肉都吸足了汤汁,基本上达到香酥鲜嫩的境地。这种是猪肉像牛肉的小肉,吃在嘴里肥肉油而不腻,瘦肉紧而不柴。
一份小肉有大小近十块。这样的小肉在嘴里咀嚼入肚后,舌头牙齿间仍然余香犹存。随小肉外加上一点红亮肥厚的美味鲜汁,与大米饭伴在一起,只见滚圆的粒粒新米显得亮晶晶的,让知青吃得真是过瘾回味无穷。
中队吃肉吃得最多,而且菜金最便宜的是在队里杀掉一头耕牛的那段时间。
在这段日子里,食堂的伙食因为杀了牛,不仅明显好了起来,而且菜价也比过去有了明显下降,这让所有吃食堂的人感觉真是好极了。
只是,在那个年代,厨房电器设备非常少,中队食堂没有冷藏设备,无法储存牛肉,只能一个劲儿地猛烧各种各样的牛肉菜肴。终于在十天后,牛肉被烧完了,食堂的伙食又恢复到了原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