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菜根谭》立德修身4】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原文摘抄】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讲给你听】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行为举止神奇超群的人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来个故事】

有一天,齐国储子问孟子说:“齐王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拜访先生,想必您一定有卓尔不群的地方吧!"孟子笑着答道: "难到尧舜比一般人多一双手脚吗?连圣人先贤都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更何况是我呢?"

在孟子的心目中,圣人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我们都是常人,即使已身居高位、万贯家财,也应保持一颗“初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记住了自己是常人,才会有一颗常人心。这样的话,无论是面对挫折还是惊喜,我们都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从而避免绝望和自满。

田子方陪伴魏文候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称赞溪工。文候十分好奇,便问: “溪工为何总能得到你的赞赏?他是给过你帮助的导师吗? "田子方说: “他只不过是我的邻居罢了,但他的言论和谈吐值得我称赞他。”文侯又问: “那你的老师是谁? ”子方说: “东郭顺子。”

“你为什么不曾称赞过他呢? ”文侯十分惊讶地问。

田子方回答: “他相貌普通,但内心合于自然,而且能顺应外在事物,能保持固有的真性情,心境清虚宁寂能包容外物。另外,如果遇到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的,他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别人的邪恶之念自然消除。对于这样一个真朴自然的导师,我一个做学生的能够用什么言辞概括他的品德呢?”

田子方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任何华丽的修饰词都没有资格装饰平和自然的境界。

【小侃一下】

做人宜淡不宜浓,淡中现出真趣味,淡中现出平常心。

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离口总会吃腻的;过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因为太过特殊而不合于群。

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过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圣人不过是普通人。

古往今来,多少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互相倾轧。可是人之于字宙,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宋人曾有诗云: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虽然稍显消极但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在对生活的态度上,贵有一颗平常心。

疫情防控时期,多名医护人员和防疫人员牺牲在战“疫”一线,其中不乏年轻的医护人员。

比起他们的遭遇,你还会因为居家隔离日子漫长而觉得无聊吗?还会不会觉得我们国家惨遭疫情而抱怨倒霉。

医者为人,我们都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们也都懂得人间最美是清欢,一间房子两个人三餐四季是最好的状态。

我们生为凡人,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远享受春天,并不是谁都可以轰衰烈烈一辈子,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块,品尝苦涩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

这场疫情给我们许多人带来了很多思考,经历过这场疫情,许多人都能想明白:

1.健康地活着,认真对待生活,比什么都要重要

2.珍惜眼前人,爱自己,更爱家人

3.比起那些牺牲的医护人员,眼前的苟且和一地鸡毛,根本算不上什么

 

(部分文字来源于《菜根谭》原著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即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