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虽然有24个小时,当我们去记录的时候,发现成片的时间能被记录下来的,汇总会差那么一两个小时。就在自己不知不觉间,总是会有那么时间不见了,所以才会有歌《时间都去哪儿了》深入人心。在发现了我有时候在killing time后,特总结一下有那些被我浪费的时间,并把如何使用这些时间的思考整理出来,以提醒自己多花到自己的成长上。
1.成块时间
上班、出游等生活中,总是有一些比较长的成片时间,被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比如上班途中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的时间,或者在等待会议开始的时间、或者在高铁或者飞机上的时间。这一类的时间特点是比较长,一般用来闲聊、看看风景、打打瞌睡就过去了。但是这类的时间可利用率是最高的,如果用在成长上可能效果会比较明显。一般来说这里都是大于25分钟的时间,差不多可以完成1个以上的番茄工作周期。这意味着这时间可以用来做比较正式的学习、思考、计划、写作。
2.低负载短时间
低负载短时间我指的是比较短的时间,可能只有10来分钟,比如地铁换乘、等车、从车站走回家、等待点餐、晾衣服等。这类时间的特点是需要同时分一点注意力在走路、关注车辆到站情况等需要很低注意力的任务。可能这类事件通常会用来刷朋友圈、看看八卦和朋友闲聊或者是发个微博,看几眼美女就过去了。这类时间如果要用到成长上面,应该可以用来看点对自己有价值的新闻、听点音频课、或者听英语歌洗耳朵等。
3.碎片时间
每天总是在不同的场景任务间切换,会出现很多低于5分钟的碎片时间,比如上厕所、排队买票、等电梯、办理业务等待处理完成、等待上菜。这样的时间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一天下来,可能有无数个碎片,集合起来可能是好几十分钟到一两个小时。这类非常碎片的时间如果有朋友在身边,用来闲聊是很不错的,如果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用来背单词、做时间使用记录、做日程规划、记账、给家人发一条关心的短信或者来几个舒展健身的动作。碎片化的时间非常适合处理那些碎片的任务,日积月累多用一点到自己的成长上面,可能几个月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8-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