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讲,余华的《活着》并不能吸引我太多眼光。抛开缺乏感同身受的农村生活经历不提,描述中华民族苦难的国内文学作品林林总总,能出其右者如《一九四二》、《蛙》等,让我对农民的苦难滋生了一些抵触或者距离感。俗话说债多了不愁,对苦难的描写看多了、听多了,除了让人感觉悲凉外,能够带来的又是什么呢?或许是另外一些东西吧。
譬如超越。福贵的亲人们一个个离他而去,被剥夺感一次次落在他的身上,而他在晚年却依然生气勃勃地活着,宛如一颗杂草,其貌不扬,历经风雨,歪歪扭扭地从石缝里钻出来,展露出一抹绿色。呵,何其可贵!主人公及其周围人的悲惨命运,叠加在主人公身上,一次次让人物在情感和人格上获得了新的份量,在浓重暗色之余,在低到尘埃的日子里,在贴着大地的粗粝中,主人公难道不是在呈现生命历程延续下去的意义吗?
我没有生活在那种环境中的经历,也许永远也无法体会主人公的痛苦和哀愁。但环顾四周,当面对平凡与琐碎的工作与生活时,当夜深人静被疲累与困顿包围时,我们一次次想逃离而不能,想投入而挣扎,何尝没有跌入福贵的那般境地呢?抽离开具体的生活环境,我感到人在渴望获得生活的意义上毫无区别,灾难也许不经意间就砸到了你的头上,那种被剥夺感、被抛弃感无数次侵袭着内心,对这个世界、对整个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怨恨。可是当我们面对每天的太阳时,又会感念时光的伟大与慷慨,我们还有今天!人活一世,是需要一点点超越精神的。在金钱与权力面前,我们还有没有能力和意识与选择稍微超脱一点的追求与念想,还有没有让自己过一种精神性稍重生活的自觉,或许这就是人与物的区别所在。
譬如价值。没有倾注过心血的事物对自己便无价值,我们可以忽略它、无视它。生命本无意义,所谓意义都是人赋予的。当我们从他们的困境当中获得一丝感悟时,那就是苦难的价值。多难并不能兴邦,反思和奋斗才是获得新生的法宝。当我们付出了一切去面对每天的生活时,那分分秒秒才显露出美好的一面;当我们面对工作勤勤恳恳时,职业便有了尊严,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困难是一所学校,教会我们去学会面对和处理问题的强大能力,获得安然自处的支撑和倚靠。
譬如国家与个人。自古,中国人的命运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国家这个大背景,个人的悲欢离合其实是国家发展轨迹的一抹痕迹。《活着》就是这样一个范本,从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或者父辈、亲人的影子。中国人遭受的苦难有多少是国家、民族的沧海桑田带来的?有多少是自己的天资禀赋主宰的?当苦难降临,国家能不能够帮助人们逃出生天?《活着》中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是国家民族灾难的生动注脚。我常想,个人的存在什么时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和存在感,即便没有了国家这个宏大主题,能不能够在某一天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存在?恐怕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但不正是这样的问题逼迫我们一次次去寻求变革的希望吗?
活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