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一本书——《刻意练习》。
之前读过这本书,却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没办法内化于心。知道刻意练习十分重要,但不知从何下手。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想要把这种方法迁移运用到写作上,可除了每天保持练习这个概念,还是无法动笔。
昨天听了李善友教师在混沌大学讲授的关于“刻意练习”的课程,才豁然开朗。
李教授总结了“刻意练习”的三个主要关键点:创建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1、创建模型
刻意练习的主意目的是创建有效心里表征,善友老师用了很多例子来解释“心里表征”。
万维钢老师在《万万没想到里》,将其归纳总结成“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围棋的算式、编程算法、数学公式、科学定理、电影情节的桥段,这些都是“套路”。
查理·芒格认为:“在商界有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分为两步,首先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然后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芒格本人是“多元思维模型”方法的代表,他坚信存在一个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有了这个系统,人们可以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而这个系统——思维模型,和刻意练习中的模型是一样的东西。
创建模型是刻意练习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找到纷繁复杂的表象背后的内在规律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2、刻意练习
普通的重复性动作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经验,比如多开车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开车的动作,不需要每次都思考怎么打灯,如何转向等,提高效率。
但普通练习最大的弊端就是在我们熟悉动作的同时,也让大脑变得麻木,自动化的动作会让我们止步不前。
我们每天列的待办清单也是让我们陷入重复性动作的巨大陷阱。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动作背后的要领,那么再多的待办事项也是小鸡啄食班的机械点头。
刻意练习要求的练习方式是练习我们的“模型”,练习那些“套路”和思维模型。把自己推向大脑的舒适区之外,练习“桥段”,精进认知。
老喻老师说:“成功=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
刻意练习就是练习“核心算法”,这是普通人开无数次车也成不了专业赛车手的原因。
3、及时反馈
任何国家级运动员、国际象棋手、音乐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教练,这些教练的操作水平不一定有学员高,为什么还需要教练呢?
“教练的第一作用是,在训练中以旁观者身份提供及时反馈”。——万维钢《万万没想到》
及时反馈可以帮助人们极快的进步。有专业导师点评指导的写作学习之路,一定比自己摸索成长地更快。
很多时候我们处在情境当中,无法察觉自己的不足,及时的外部反馈可以让我们及时调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4、总结
刻意练习的目的是:让技能“长”在我们的大脑中。它是学习这个动作本身的学习之道,学会学习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任何一门技艺。
通过建立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刻的方式,可以让99%的普通人成为仅有1%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