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起点一定在家庭。我们作为家长,要明白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处于初中阶段了,家庭、学校是他生活的主要环境我们是可以调整和优化的,社会风气与发展潮流也已慢慢开始影响到了孩子,但是社会这个大环境我们谁也无法左右。而处于青春期的关键阶段的孩子思想活跃,感情冲动,极容易受到社会意思的影响,一旦管理不善,孩子很容易被社会的大染缸侵蚀。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努力把握好可控因素,减少不可控风险的发生。那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学校携手共同育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呢?
一、理解尊重是前提。
首先是我们要理解老师、学校的工作。我们要知道,家里一个孩子都经常搞得鸡飞狗跳的,那么老师一个班就六七十人,两个半就一般多人。学校六七十个班级,工作的繁重和复杂,自然不言而喻。所以我们要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同时在言语行为上,要以尊重的态度对老师和学校的工作。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首先要冷静,然后可以通过咨询孩子,和老师电话或当面沟通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避免家校矛盾和冲突。实践证明,家长和学校老师冲突的结果就是孩子受伤。这并不是老师和学校会故意刁难孩子,而是这样的冲突会左右孩子心理。有的会让孩子更会无视教师的劳动,更不服从老师的管理;更会无视学校的规矩,无法无天。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家校的冲突产生恐惧心理,处处提防老师学校会给予不公平的待遇,让孩子无法专心学习。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想让孩子学的好,我们首先敬重老师,信任学校,实际是给孩子一颗定心丸。告诉学生,教他的老师都值得他尊重学习,这个学校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所以我们抱着一颗宽容的心以理解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学校的工作和老师的表现,那么家校之间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化干戈为玉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环境。
第二我们也要理解尊重孩子。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最信任,最愿意亲近的就是他的同学和朋友,可能很多心里话,对同学朋友说,而对父母却闭口不提,甚至瞒着老师。那么我们家长要想让孩子和你敞开心扉,就需要理解尊重孩子。当孩子感觉到你很理解他,很尊重他的时候,他自然就会和你亲近,和你交心。也就是我们要和孩子做朋友,才能和你心心相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学校教育携起手来。然而有些父母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凡事都要求孩子按自己说的去做,总觉得孩子成绩不够好,就要求孩子补课,多增加课外习题。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亲子之间必将会冲突不断,会出现你说一他说二,你说东他说西,这不仅无法实现家校共育,而且只能添乱。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管不了孩子,把管孩子的希望寄托给老师和学校,也是极其错误的。老师和学校替代不了父母。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一定缺少自信、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会用叛逆的行为提醒父母,而不懂孩子心里的我们越喜欢用父母的威严来震慑孩子,结果越管越难管。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对孩子理解尊重,多些认可和肯定。尊重理解是相互的,你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那么孩子自然也就会尊重你,顺从你。亲子关系和谐,孩子学习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有动力和信心去学习。
二及时交流沟通是保障。
一要多和老师沟通。老师事情多不可能一点小事就给家长打电话。但是我们一周给老师打个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及时配合老师正确管理孩子是必要的。或者孩子这些天在家表现特别好,我们可以给老师打个电话,告诉孩子这个进步的表现,希望老师在学校里也给予孩子鼓励和认可。孩子会因而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好好表现。假如孩子这段时间表现有些异常,我们更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二要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沟通,并不是给孩子讲大道理。劝说,说教都不是良好的沟通。和孩子良好的沟通,首先是会听。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要在孩子言语中听出孩子的需求与情绪,然后正确的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你懂他,理解他。再就是有些时候我们怕言语表达会言差语错的现象,引起孩子的误解,我们也可以利用书信、微信等形式表达你对孩子的感情和期望。和孩子沟通不要指责,不要批评,要多认可,多鼓励。比如一个家长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孩子数学成绩糟糕的是因为太马虎时。却对孩子说:“儿子,老师说你现在变得细心多了,如果继续专心听课,及时预习复习,你会有很大的进步,考班级前十名都不成问题。儿子惊喜的问:老师真的这样说的?妈妈笑着点点头,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加油吧!”孩子固然干劲十足。
三、家校一致是原则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在这个成长时期不断切换的两个环境。只有两个环境,要求一致,规则一致,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时间去做好学习安排,和专心的去听讲,心无旁骛。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知道学校要求孩子做什么,要求孩子不能什么,在家里也要因势利导,严格按学校要求监管孩子。比如说手机问题,学校禁止孩子带手机,我们就要做好监管坚决不要让孩子把手机带进校园,破坏学校秩序。另外,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会出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因为有手机,孩子可能会和社会的一些朋友联系,会滋生一些臆想不到的事情。另外,容易让孩子上课分心。更不要像有人说的那样,老师没收孩子手机之后,家长尽然打电话给老师,请求老师把手机给孩子,说让他玩吧,要不他会怎样怎样。假如您的孩子已近迷恋上手机啦,那就应该向专业的教师咨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顺乎孩子想法悖逆学校规则。那这样的孩子谁还能约束的了呢?只有家校教育一致,才能使孩子的教育更有效果。
四、家校共读共成长是良方。
现在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孩子在读书,那么作为家长就要和学校配合起来,参与到孩子的读书当中。我们要知道学校要求孩子读哪些课外书,我们做家长的也要读一读,在家里和他一起读书。一方面和孩子保持共同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和孩子共同交流。新教育的创始人朱永新教授专门解释了为什么要共读。他说因为只有共读,才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那么通过我们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跟孩子交流,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素材,这样就不至于使孩子和我们之间有过多的冲突和隔阂。
自古就有读书育人的说法,那么在阅读当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所想,同时我们在阅读当中,也会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实现和孩子共读共成长的目的。朱永新教授说,没有父母的成长,就不会有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成长才能引领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让家长和孩子实现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如果放下架子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学习的话,无形中成为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这也是保证家校教育一致的必要任务。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是西汉刘向的一句话。我们和孩子共读中也会增长无穷的教育智慧,何愁孩子教育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