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拖延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没有看《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之前,就已经看到很多人在推荐它,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觉得这应该是碗鸡汤,内心还有一点点抗拒,再加上自己的拖延,很早就应该看的书,硬是拖到了2016年。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教会你如何摆脱拖延的书,还是一部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书,很多文字都直达你内心深处。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了解自己,如果没能直面内心的诸多恐惧,再加上追求完美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就常常伴随着拖延的行为。

也许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行为,那我们谈论拖延的时候到底谈论的是什么呢?作者简·博克与莱诺拉·袁以其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拖延,拖延的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大部分拖延的成因都是因为你害怕,多数拖延都是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也许你害怕失败。害怕失败的人可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假设: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有能力以及你是否有价值的一个衡量标准。然而拖延打断了能力与表现之间的等号: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表现不再等同于能力,因为其间缺少完整的努力。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通过拖延,你永远不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自己的能力限制在哪里。

害怕真实的自己在他人面前展露。拖延有时候可以将自己的弱点、不足、欠缺等等方面遮挡起来,而在他人面前表现的自己则是一个自己想要展现给他人的形象。拖延有时候像是一块遮羞布,把内心的不堪与懦弱藏起来只有自己能够看见,拖延者打的算盘是只要自己不去表现,别人就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的能力。

或许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可能在害怕不完美时拖延,有些人盼望着一个完美的伴侣,他(她)能够无条件地接受她(他)的任何一面。但是他们对此又抱有怀疑态度,在任何人与人的关系中,全然地接受一个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们宁愿采取全然回避的态度,而不愿意面对万事没有完美这个现实。你还可能害怕成功,害怕成功也许招人嫉妒,或许给你带来孤独,成功的路上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你还可能害怕自己受人摆布,约束你的独立行为,或者利用你,当你面对这些你认为的威胁时,你也有可能拖延。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内心恐惧的根源与表现之后,自然要寻求解决之道。在心态上的调整,作者提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的研究成果,个人觉得对很多人会有一定的帮助。在人们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有这样两种心态: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

固定心态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而与之对应的是成长心态,成长心态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在成长心态看来,努力可以让你更聪明或者更擅长于某件事情;努力可以激发你的能力并成就自己。

去面对自己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受控制的恐惧,以及对亲近和疏远的恐惧,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感受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感受时,你就会有望变得更自信,更踏实,也更自在,这样你才能摆脱拖延。

书的后半部分给出了一些摆脱拖延的方法和建议,书中还有很多让人受益匪浅的观点,无论你是否受到拖延的困扰,都可以看看这本书,这本书教你如何更好的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握手言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11,294评论 0 27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11,134评论 2 36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夜阑明月阅读 7,703评论 0 9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蓝心百合阅读 11,380评论 0 7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8,506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