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的乌节路大街,两旁都有高大的热带树木,起伏上下的街道在街灯下形成一道和谐的弧度,它让每个人诚服于夜,城市角落的安静可以成为你睡眠的前奏。走过几条街,最大的观感是新奇,每一栋楼设计都不一样,没有统一的风格,散落在街道上大胆又和谐。几个街区后,零零星星发现一些小贩中心,一般有多家小店组成,临街的位置,大排档的气息,零零星星的人、食物和酒。
后来的每一天都是白天路过,除了街上的双层巴士,仅从街道两旁的店铺来看,和上海的淮海中路没有大差别。夜里比白天安静,也更容易体会出新加坡的个性。
从地图上看,新加坡只是星罗棋布的众岛中的一座小岛屿。官方推荐的21个景点中一半是自然生态景观,一半是多元文化的体验。时间关系,去了其中的两处:Garden by the bay,Mandai Zoo。
这两处景点有些相似点,一是都提供夜游和日游两条路线,其二是都是跟动植物有关的人造景观,融入了很多创造性的设计,体验感好。去了不少的植物园和动物园,新加坡的这两处印象深刻,主要是两大特色:教育性与可持续性,观赏性与在地性。
先说可持续发展理念,Gardens by the bay是新加坡政府斥资10亿打造的地标性建筑,主体工程于2012年6月29号对外开放。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the National Parks Board of Singapore)向全球招标,中标的有两家公司,分别负责南区(Bay South)和东区(Bay East Gardens)的设计。大家所熟知的两个标志性景观之一Supertrees,就是由其中一家中标公司Grant Associates完成的。此外还有一些独立设计师或者公司,负责不同的板块,比如让我眼前一亮的Cloud forest,是由合作者Wilkinson Eyre完成的。
十四年前,政府的规划是把新加坡从“garden city”变成一座“city-in-a-garden”,不断增加绿植覆盖率,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这个颇具突破性的理念下,景观不再只有装饰性的,人也不再是城市唯一的主人,人、建筑、景观、生物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所有要素都只是城市的一部分。
Andrew Grant, Director, Grant Associates said:
“Our brief for Gardens by the Bay was to create the most amazing tropical gardens in the world, incorporating cutting edge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We had to factor in the challenges of both the Singaporean climate and working on a reclaimed waterfront. We wanted to capture people’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nd use innovative technology to create rich lifestyle, educ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experiences for both local residents of Singapore and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ll these elements informed the vision and creation of the gardens.”
从主设计方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这个地标性建筑的理解:"我们的目标是用最前沿的环境设计手段,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来打造这座地标性建筑。" 如何通过科技的使用,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丰富的生活方式,设计寓教于乐的体验,是他们的设计试图回应的三个根本的问题。
另外由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设计的两个世界最大的巨型温室——鲜花穹顶(The Flower Dome)和云中森林(The Cloud Forest Dome)也秉持了相似的理念。这两处温室,分别展现了干冷型的地中海地带,以及干湿型的热带雨林地带的植物群落。The Flower Dome因为是模拟了温和偏干燥的气候,温度要比云森林低一些,大概在23-25摄氏度。The Cloud Forest Dome入门就是一座人造瀑布,壮观极了。这两种气候,都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受影响最大的两种气候。
你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藏在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中。
这样的地标建筑,不仅是为本地居民和国际游客而建,对于新加坡政府而言,这个地标是新加坡的价值取向:为未来而造,为未来而教。那些被选中的团队,面对这样的理念,应该是充满了骄傲,因为他们也是在为命运共同体的未来而设计和创造。
同样的精神,也能从Mondai Zoo的一处角落看到,那里有一段文字:
What is man without beasts?
If all the beasts were gone, man would die from great loneliness of spirit. For whatever happens to the beasts, also happens to man. 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Whatever befalls the earth befalls the sons of the Earth.
Chief Seattle of the Suquamish & Duwamish, 1856
这个标语牌是从蝴蝶谷出来的一个角落,初看就觉得非常动心。脚步匆匆走过去之后,又回到指示牌的位置把它拍了下来。之所以觉得这是令人动心的话,是因为它回应我一直以来的疑惑:维持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除了生态视角的考量,有没有更加人性化的解释?
这段话完美地回应了我疑惑:没有动物作伴的人类,将是孤独的灵魂。我们是寄居在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一枚蓝色星点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谁也不比谁高级,我们是平等的生物,无关种族、宗教、国别。如果我们思考问题只局限于地球这个浩瀚星海中的一个点,我们将永远无法认识自己是谁。放这条信息在这里,能看出新加坡人的格局。
如何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成为公民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大部分人的行动,大概是让这些景观设计者们最为烧脑的。想来最基本的可能有,我们看到的动物们应该是快乐的,不绝望的,自由的,不被打扰的。看到它们的时候,不会是“看与被看”的消费者心理,而是“橱窗做客”的状态,我们似乎是隔着隐形的橱窗去参观动物们的家园,它们依旧可以在自己的enclosure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性情,也不需要留出额外的时间来和“客人们”互动,所有的“表演”本来就是它们生活中呼朋引伴,戏水赏春的一部分,这种Safari的观景状态在我们的日游行程中也有体现。
记得Cosmos最后一章里面提到的一个实验,讲到被关在笼子里和物理隔绝的猴子们,比那些自由状态的同类,更加的痛苦,不爱亲近别人,自我毁灭,以及一些别的不正常的行为特质。这种观察在人类的婴儿身上也有相似的记录。神经心理学家詹姆斯·普瑞斯考特做过一项实验,他调查了400个前工业社会的家庭,发现在更愿意宠小孩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容易有暴力倾向。他的结论是,有暴力倾向的文化通常是因为生活在这个文化中的个体被剥夺了对于身体的享受。
在促进彼此更好的了解和沟通上面,动物园也是花足了心思。首先是很多互动的环节,有随处可见的有趣问题而非纯粹的知识分享。比如说:“你如何分辨鳄鱼的雌雄?”“是所向无敌的科摩多巨蜥还是来者不拒的Sungei Buaya? ”还有不同专场的表演,海狮表演中有一幕印象深刻,驯兽师拿出一个塑料瓶,海狮灵活地拿下在自己的脖子上绕上一圈,然后躺到地上装死,加上一些抽搐的动作,此时,在场的讲解员开始分享海洋生物与塑料和海洋垃圾之间的故事,并邀请全员参与到保护海洋生物的过程中来,从减少塑料的使用,多用环保材料开始。
在地化与观赏性。
在地的意思是,不违和。cloud forest里面的动物和植物的主要来源基本是东南亚、中南美地区。所有的植物,兰花也好,樱花也好,在这里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不是散落在一处作为点缀,而是与环境自成一体。据官方介绍,整个系统复制了地平面1000米到3000米之间的热带雨林中的湿热条件。也许你没能在真正的山谷中见到空谷幽兰的画面,走进这里,看到形态各异的兰花在热气腾腾的泉水上摇曳生姿,除了满心欢喜,你还能收获一身的诗意。
馆内有很多的主题,对应了不同的花卉与植物,每一处都是浑然天成。其他主题包括:The Lost World, The Cavern, The Waterfall View, The Crystal Mountain, The Cloud Forest Gallery, The Cloud Forest Theatre and The Secret Garden。
小贩中心
再来说吃。食客的精神,我一直理解的不到位,来了新加坡,这种困惑更加强烈了。所有的食物和聚会,都是从小贩中心开始的,很像中国的大排档,不同之处是大排档是流动的,时效的,质量全凭运气的;小贩中心是政府规建,东亚特色,食客友好。友好指的是:食物的价格、小贩中心的位置都是居民友好,靠近组屋condominium(condo),居民一日三餐都能解决,而且不会重样。比较常点的有炒粿条、海南鸡饭、印度咖喱、羊肉汤、辣椒螃蟹、肉骨茶。
拿Lau Pa Sat(老巴刹)举例,建筑和食物一样有特色。罗马庭院,三角拱连成一排撑起整个屋顶,绿白相间,很是东南亚。一字排开的餐桌,每桌可以坐6个人,两旁是各种当地的特色小吃,价格喜人。点了三样,最好吃的是印度餐(飞饼与咖喱)。
有意思的是,后来吃到的食物中,好吃的有肉骨茶和酸柑汁,红烧排骨,黄酒烧鸡,和海南鸡饭,都不是在小贩中心吃到的。
新加坡人
这么多旅行中,这次是唯一一次与会友有关的旅行。更多的时候是参加活动,或者与老友会面。与其说这是一次旅行,不如说这是一次更为开放的交流,让我看到在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以及生活在里面的不同阶层的人的状态。
从和大部分人的聊天来看,新加坡与其说这是一个国家,不如说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跨国公司,这个公司不养闲人,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公司的GDP做出贡献。
这里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而且大部分都是软硬技能与科技结合,比如有”如何用社交媒体做市场“,”如何在自媒体上讲好一个故事“,”如何确定你的学习风格“等,推广又很平民化,不是JBT(腾飞集团)派了教授去推广,而是一些技术院校的学生,以兼职的方式,或者是一些学院的市场人员去推广。大家的生存压力都很大,也都很向上,没有人自我放弃。
职业缘故,更多会关注这个国家的教育。几点很惊讶。
一是中学教育是非常便宜的,师资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般的学校一学期的学费大概在9块新币,新加坡对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是非常苛刻的。所有候选人在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之后,还需要全职就读政府开设的教师学院,通过两年全日制的学习取得国家认证的教师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二是承认个体的差异性,从教育体系上给不同个体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第四天跟着林老师参观了新加坡理工学院 (Singapore Polytechnic),是新加坡五所政府学院中口碑靠前的一所,优势学科是:商科和工科,学生在完成三年的学习后可以拿到专科文凭,然后根据个人发展选择是否继续报考大学获得学位,还是直接就业获得工作经验。因为学校自身的定位是就业导向,学校的课程以应用居多,和国内专科技术学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像,不同的是学校本身注重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以及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是遵循英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另一方面,受益于学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参加调研(field trip)去外国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有些如果能够联系到境外的实习机会,学生是有机会在境外直接实习的。
这次唯一的遗憾是,因为是和熟悉的人来,所以基本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一点点探索的样子了,去了很多地方,都是“被带去”,而不是主动去。那好处是什么呢?想了一下,每去一个地方,总能偶遇一两个同行的人讲各个有趣的经历,而这次是少有的能够听当地人讲他们的故事的旅行。
地方很小,很多元,不再是白人或者黑人dominant,看不到隔离,各种肤色的人,东南亚人,华人,白人都有。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和平相处,所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embedded in culture中的,关于人的部分,可以再用一篇文章来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