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这本书作者是纳西姆塔勒布,华尔街最具传奇色彩到底对冲基金经理。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次美国股市打崩盘,对别人来说意味着重大损失,然而呢,他却赚的盆满钵满。他的代表作有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反脆弱,非对称性风险,而黑天鹅是他的第一本成名作。
什么是黑天鹅呢?
上千年以来,欧洲人一直认为天鹅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知道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发现当地竟然有成群的黑天鹅。就是这一次观测结果颠覆了上千年观测得出的结论。
黑天鹅事件的特点是什么呢?
1,事前不可预料
2,造成的影响巨大
3,事后人们可给予合理的解释
举例:1987年美国股市的大崩盘,911事件。
对于黑天鹅的认知颠覆,英国哲学家用了一个更生动的例子说明,火鸡的故事!
有一只聪明的火鸡,从出生以来,已经安逸舒适的活了1000天,每天它的主人对它按时投喂,精心照料。这只火鸡经过1000天的精心观察,严格论证,得出了结论:被精心照料,按时投喂是火鸡享有的不可被剥夺的生活方式。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明天就是感恩节,它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这对火鸡来说就是出乎意料的大事件。这只火鸡直到去世也没能搞明白,为什么1000天的经验预测不出1001天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一直以来,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火鸡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只火鸡犯了叙述谬误和证实谬误。
什么是叙述谬误:它是指人类大脑为了理解和记住一系列事实,会给这些事实强行加上因果关系,看上去这些事实条例清楚,环环相扣,实际上这些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举个例子。决定20世纪世界历史走向的,就是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比如大萧条、一战、二战等等。这些事件对当时所有人来说都是完全无法想象、不可预料的,而且,在事件发生时,人们还往往对情况做出严重错误的预判。比如一战爆发时,欧洲人估计战争只会持续几个星期;二战爆发时,法国人相信希特勒只是暂时的敌人,根本没想到战争会持续那么多年。不过,奇怪的是,我们如今回过头再看这些历史事件,会觉得它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是必然要发生的。很显然,在事件发生之后,有无数专家学者对这些历史事件从各个学科角度给出了逻辑严密、令人信服的解释,我们发现原来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么明显,所有事件都可以归结于某些具体的原因,事前有无数的征兆预示了事件的发生。前人看不见这些情况,只是出于他们的无知,我们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当然不会再犯前人的错误。
叙述谬误也可以理解为过度解释,我们人类的大脑就好像一台强大的自动解释的机器,不停的各种现象寻找原因。通过寻找因果关系,大脑能够对信息进行简化分类,便于储存大量的信息。过度解释并不能让我们真的理解事实本身,而只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理解事实的错觉而已。这种错觉有做“证实谬误”。
什么是证实谬误?
我们一旦在头脑中产生了一种认知,一种假想的因果关系,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寻找能够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事例,而自动忽略掉那些反面的例子。
只找 正面的例子是容易的,基本上任何观点都能找到一堆正面事例。随着搜集正面例子越来越多。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认知产生越来越大的盲目自信。就如同火鸡的例子。
事实上,正确的认知方法正好是反过来的,不是去证实,而是要“证伪”,这是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最先提出的。所谓证伪,是指一旦我们在头脑中产生了一种假设或判断,我们就要去千方百计地寻找反面证据,用反面证据去挑战、反驳这个假设,然后提出一个新的假设,再继续证伪,从而不断接近真相。可以说这是一种反人性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推翻自己原有的认知,很少有人真正做到。而且,很多时候反面证据确实不好找,因为不幸遭受了反面例证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消失在历史中,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塔勒布把这叫做“沉默的证据”。如果无视沉默的证据,就会陷入幸存者偏差。
我们还拿火鸡说事儿。假设有一只幸运的火鸡被特赦了,它平安无事地活了10年,是鸡群中最德高望重的鸡,它以自己3650天的经历确凿无疑地向鸡群宣布:被精心照料、按时投喂是一只火鸡享有的不可剥夺的生活方式。其他的火鸡会不会相信它呢?一定会,因为不幸遭遇了反面例证的火鸡全都消失了,不能再回来讲述自己的经历。想想看,历史往往就是由幸存者书写的,我们在解读历史事件时,很容易落入幸存者偏差的误区。
从心理学层面看,叙述谬误、证实谬误和幸存者偏差等多重因素会严重误导我们的认知,让我们高估自己的知识,低估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就看不到真实的历史过程是由一系列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所驱动,历史发展是随机的、跳跃的、断崖式的,而且是不可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