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竟是觉山隐窑的第四只圆瓷盘了。
原以为将精力都用在做杯子上尚显不够,怎会有时间把别的器物搞起来,可当我们忐忑不安地试着烧出第一只圆瓷盘后,发现大家接受度还是蛮高的,结果就变成这样顺理成章地不务正业了。
前面三只瓷盘,不管是梅纹、狮纹,亦或山水纹,都有同款茶杯,也都是非常热销的经典画片。但这只「青花暗八仙纹圆瓷盘」却是个例外,不会在觉山隐窑的杯子序列里找到同款,只是单纯的喜欢,就去做了。
作为在窑口长大的孩子,后来也一直在做瓷器这一行,算是见识过不少,可对好东西依然没有抵抗力。所以,当第一次看到这款暗八仙盘原作的时候,就完全被吸引住了。非常少见的月华锦纹、环绕套勾的莲花桃实、工笔洒脱的八件法宝……怔怔地看了好半天,若不是有事打扰,或许再久一点也回不了神,但自那时起,这只盘子像印在脑袋里一样,忘不了了。
而对于我们而言,要化解这份执念,当然没有比做出来更好的了。可在动手之前,我们却要回过头来继续研究纹饰,因为做得越多越觉得仿古不能生搬硬套的照抄,否则成品与原作定会有差,貌合神离是避免不了的,而且手工制瓷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有时我们在研究纹饰上花的时间,往往不比制作短。
相对于耳熟能详的八仙纹,暗八仙纹并不那么知名。暗八仙纹,即指由八位神仙所持的八件法宝组合而成的图案纹样,分别为葫芦、芭蕉扇、宝剑、鱼鼓、荷花、洞箫、花篮、玉板,只有法宝,不见仙人,所以称为「暗八仙」。人物为明,法器为暗,一明一暗虽然样式不同,但都是由道教发展衍生而来的吉祥符号。
所谓「图比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传统文化与装饰是最讲究吉祥的。同时,内敛含蓄的中国人更善用各种具象的形象和隐喻的方法,体现出许许多多的吉祥含义来。特别是与宗教文化相融合后产生的形象,更被赋予了趋吉避凶、广通神明的特殊意义。所以,土生土长的道教八仙及暗八仙一经出现便备受推崇。
说回瓷器,有资料上提到,带有暗八仙纹饰瓷器最早由明嘉靖年间御瓷厂创烧,这和信仰道教的嘉靖帝有直接的关系。自他继位起,便开始独尊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要求宫中器物皆有道教吉祥纹饰。而在其影响下,景德镇制瓷风格也随之改变,不仅造型出现了很多祭祀器,纹饰也都为道教形象,其中就包括大量隐喻长寿的暗八仙纹器物。
最初的暗八仙纹受到明代缂丝织品纹饰的影响很大,画面构图华丽,画风自然,多为对称排列,但层次感不强。绘画技法以双勾填色为主,工法非常细腻,平涂极少有溢出。而为了凸显长寿寓意,暗八仙不仅单独成画,还常与仙鹤、灵芝、蟠桃等祥瑞之物一同出现。
嘉靖后,暗八仙纹饰变得越来越粗犷和不拘小节,慢慢地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清雍正和乾隆朝,暗八仙器物又开始兴盛起来,并贯穿整个清代。而盛产青花的康熙时期,竟然很难见到暗八仙纹,多少有些让人意外。
再看觉山隐窑的暗八仙纹圆瓷盘,此盘是清宫传统祝寿用器,专为在皇上寿宴使用。从雍正帝烧出第一只开始,清代历代官窑都烧过,虽有青花、斗彩、粉彩等样式,但整体纹样、法宝排列、飘带与花朵的组合方式基本没变过,这在清代传世器中也是不多见的,可知这个画片的祈福长寿寓意至极。
相较之下,每朝的暗八仙纹盘只是细腻程度和画师自身表现力上略有出入与高下之分。所以,觉山隐窑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也把重点放到了纹饰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圆盘不同于杯子,整幅画片可以一眼看遍,因此层次感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传统样式布局不能改动,也只能在细节上加倍用工和用心了。所以,包括每件法宝上的装饰图案、每组花瓣与花叶分水的浓淡,以及飘带的阴阳转折过度,都经过画师反复试画才最终成型。
因为每一组法宝、花朵和飘带既相似又不同,要想达到八组同样的精致与协调,又能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显突兀,是相当不容易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桃实上用了点工技法加以处理,虽然很费时费工,但视觉上确实厚实不少。
其实,若不是真心喜欢,我们难得会下这么大功夫,去做一个可能只是孤芳自赏的器物。可当第一只样品出窑的时候,忽然觉得一定会遇到与我们意趣相投的人,所以又多烧了几只。但本为自赏,入窑不多,若您欣赏,请尽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