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追授杨士莪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爱党报国、倾听海洋声音的杰出科学家”,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斯人已逝,但他的精神,在时代的坐标中依旧光彩夺目。广大党员干部要要以杨士莪同志为榜样,以一往无前的拼搏姿态、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涵养坚定不移的“爱国心”,回答“发展需求”之问。杨士莪教授从小经历战乱、流离辗转,使他萌生出“读书是为了救国和报国”的强烈渴望,当时,我国水声学科亟须填补空白,他便从天文学改行研究水声,一钻研便是70余年,为我国水下兵器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铸就了“水下长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要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涵养勤勉务实的“强国心”,回答“人民愁盼”之问。几十年来,杨士莪带领团队开创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研制、中国首个针对低噪声水洞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等多个“第一”的壮举,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书写强国担当。党员干部要学习杨士莪的勤勉务实精神,在工作中注重实效,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追求质量和效益,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谋划发展、以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以过硬的工作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实绩,成为永葆奋斗底色、忠于党和人民的坚实“守护者”。
树牢舍我其谁的“报国心”,回答“攻坚克难”之问。杨士莪院士在91岁高龄时仍坚守三尺讲台,被尊称为“一站到底院士”。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杨士莪说,“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舍我其谁,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学习杨士莪的奉献精神,勇于站在风口浪尖,做改革的排头兵,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在积极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过程中,当好为人民群众纾解烦忧的“知心人”和“勤务员”,以实际行动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