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原来,哲学家是爸爸,儿童是孩子,对话是哲学式的探讨。
可是,一个孩子,也懂哲学吗?而且,哲学式探讨的话题可都不算小啊,孩子能懂吗?
于是,开始翻阅。整本书的三大话题,其实都和‘我’这个概念有关。从自己这里开始,向外扩展,到人性,生命价值,到人生意义等。这些如此大而深刻的话题,居然也可以和孩子展开对话。看了第一部分话题,就先来谈到此的感受。
对话的第一部分话题,“我与我”。从孩子的一个问题开始延续出来一个个小话题,这个最初的问题是:爸爸,为啥什么都有呢?
一开始,居然就是这么一个可能是最大和最难的哲学问题。别看这个问题乍看很奇怪,但实际上很早就有哲学家专门做了探讨,记得还有本书就叫《世界为何存在》,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之后由此问题,又延展出许多关于“我”的探讨。其实,看着一则则对话,也没多么深奥的话语,但不妨碍深刻话题的探讨。其实,在这些哲学式探讨中,我们要学习的除了对话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更要学习去教会孩子一种哲学式思维,一种更高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的方式。而对话的内容,则更像是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也许现在不能全部明白,但在将来长大过程中,会在生活中发芽生长,结出智慧。
比如其中的“动物的名称是从哪里来的”,探讨之后发现的一个观点是:
我们所看到、听到、触摸到和以为认识到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人类命名的。我们这样称呼它们,同时也就认为,它们确实就是这样。
环顾四周,每样东西的名字,其实就是一个名字而已。孩子们是从大人那学习到的,那么最初这些名字又来自哪?也许有些名字背后有着一些故事渊源,也许有些名字也曾更改过。可是,实际上,就是一些我们用语言,用词汇命名的名字,一个标签而已。拿掉这个名字,标签,这个东西还是依然存在,如它原来的样子。
可是,有时,我们习惯了使用名字,却反而忘了感受存在的真实感。或者根据一个名字,就会轻易下一个判断。比如,看到一朵花,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花,什么颜色,很好看啊之类的……”,很少去用心观赏,感受到一朵花的美好。
又或者,我们总是无意识的做着贴标签的行为,并带着深深的傲慢与偏见。比如对孩子,我们有多少标准在那等着他呢?
然后沿着这个观点继续,又发现:
我们如何为事物取名,会影响我们对它的看法,以及在我们身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容易产生傲慢与偏见吧。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刻板印象”,讲的就是我们会因为一个标签而产生的判断,比如对某些地方人的偏见。
所以,孩子,在你长大的过程中,要保持独立思考。要警惕自己掉进因一个标签,一个名字而产生的误解中。
再然后,我们发现:
其他生物的感觉和思想,我们只能是猜测而无法知道。
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不同人有不同的思想,你不是他,你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推导他。
所以,我们要懂得的是学会理解和尊重。在和他人交往中,观点的不一致,很正常。我们要学会看到一件事情的更多面。每个人只是站在一个自己的立场,角度。
可是,关系中的争吵,争执,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对方。我们觉得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为什么对方不能先理解自己……
比如,亲密关系中,比如父母对孩子。很多时候,是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或曲解。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像孩子那么简单纯粹。
最后,回到“我是谁”、“我真的是我吗”,发现:
我们的“我”更多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听到了什么,以及我们对自己知道的事物。
我们的“我”是通过比较而产生的。
这也许是回归自我的探索,整个脉络也层层递进。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困惑,陷入困局,我们也许该回归内心深处,思考下关于这两句话。
而这两个看似很哲学的问题,其实是把我们暂时抽离现实,站到一个更宏大的角度去回看自己。也许,你会在这中间发下一些线索,获得一些指引。
这大概也就是哲学与生活,其实相互呈现。
好吧,所以,哲学,无关年龄。孩子有时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