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这里似乎进入入春后的梅雨季节。雨天宁静,让人可以沉下心思做事。
研究彭小六的“如何写作”及战老师的“阅读方法论”后,让我重新把视线调回到年初开始准备的自我养成计划。因为个人变故及重心调整,把这件事搁置了近半年。虽然自我学习及教育的步骤始终没有停止,却处于散乱、无序、随机与健忘的状态。各类碎片知识、信息及观点无法即时各归其位、成为个人体系的一部分并高度有效的被我所用。因此建立自我养成系统,将所涉的信息与资源有序纳入其中,变成首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用种树来比如这个养成系统的建立,可以把它分为四个系统:
根部:输入养分-----建立养分情报系统
茎部1:吸收内化---建立养分消化系统
茎部2:知行合一---建立养分过滤系统
枝叶:输出氧分-----建立供氧系统
下面按这四个系统分别建立其分支系统。
1、输入-养分情报系统
吸取第一手原始的未被加工的创意、材料与养分,为自己提供取之不竭的“能源”。
1.1 书本
1.1.1 目标- 一日一本书。从一月一本书,一周一本书开始,直至熟练掌握阅读方法。熟能生巧、生快。相信积少成多,量变必会引起质变。包中永远有一本书、一支笔。
1.1.2 选书- 结合个人兴趣及专长规划,制定阅读清单。不完全依赖他人书单,尝试自己寻找答案。走出自己的路径,读出自己的阅读版图,内化成独属于自己的知识与创意系统。
1.1.3 每月阅读调配-
A、一半智慧,一半知识
B、一半经典,一半新知
1.2 电影
1.2.1 观影计划- 每周一部开始
1.2.2 观影清单- 依据兴趣、主次专长规划及个人阶段需要,围绕某个主题开展
1.2.3 观影方式- 电影,人生最好的模拟训练场。从五种角度,学习不同的人生功课及讲故事的能力。“主角、对手、摄影师、导演、编剧。”通过电影,扮演不同的角色与抉择,体验不同版本的人生。于己,心智更开阔高远;于人,更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理解体恤他人。
1.3 旅行
旅行,是为了学习一个看事情的新角度。摆脱平日熟悉的环境与习惯,换一个角度思考,发现内在不同的自我。旅行,用有限的生命,去探访最大面积的地球;用你日渐开阔的心,去一点点容纳进全世界。它,既让你在广大的自然与世界面前谦卑,又让你逐步摆脱狭隘的小我,拥有一颗通达的大心。
1.3.1 十年规划- 每年至少2次境外国旅行;每月一次长途境内旅行;每周一次周边中短途旅行。建立旅行目录文件:境外行路线图;境内行路线图;
1.3.2 旅行准备
A、依照年度、月度、周旅行计划,将不同旅行目的地分类置于不同框中。
B、平时将与之相关的新闻、文章、游记、探索频道、国家地理等影片、旅游书等相关信息,搁置在对应目的地框中。
C、动身前,了解当地历史、地理、人文背景等,看完全部相关数据。依照行程时间,制定旅行中要看、要玩的路线;也可咨询去过的朋友有哪些特别推荐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1.4 人际
1.4.1 认识各行业、各领域的杰出朋友。他们如同你的智囊团,保持定期联系。他们是你最重要最鲜活的搜寻引擎,可以扩充你的脑容量、延伸你的智慧与观点、迅速扩大你的能力版图。
1.5 环境
1.5.1 对身处的环境保持敏感,细心观察。留意周边的人事、所在的社区、居住的城市环境等,是如何规划、行事与运作的?为什么?尤其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政策、活动与信息。
1.5.2 学会聆听,注意新闻的启示。生活中处处有启示,别人不经意的话,可能会解决你长期思索不透的问题或帮你脱困。保持敏锐,不要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2、吸收内化-养分消化系统
3、知行合一-养分过滤系统
4、输出-建立供氧系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