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一部印度电影,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能传到中国的印度电影都是好电影。这也符合一条经济学规律,就是好东西搬到远方去,比如最漂亮的姑娘并不在四川,湖南什么的,而是在一线大城市,大城市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女。
《起跑线》这部电影就是如此,不但剧情好,片中女主的颜值也是美得无可挑剔。
影片开头是一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男主拉吉是一个小服装店店主的儿子,一次,前来买衣服的少女米塔迅速吸引了拉吉,随后拉吉便开始默默地追求米塔。
米塔出身较好,也受到过高等教育,但拉吉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服装店越做越大,生意蒸蒸日上的拉吉最终也收获了和米塔的爱情。
她们的爱情故事中,没有穷小伙的死缠烂打,有的只是那青春中唯美的爱。
15年后,拉吉和米塔有了他们的女儿皮娅,这时皮娅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作为父母的拉吉和米塔也开始不断地为孩子找学校。
由于第一个学校的学生都不和皮娅玩,因为学生们嫌弃她是老街区里出来的,把她视为没有品味的,暴发户的孩子。
无奈之下,拉吉夫妇只好为皮娅寻找新的学校。这一次,他们瞄准了了最好的私立学校德里文法学院,但由于名额有限,皮娅并没有被录取,不过这所学校给穷人留了20%的名额。
焦急之下,拉吉夫妇只好剑走偏锋,想通过假扮穷人来解决女儿的上学问题。为此,他们搬到了贫民窟,并在这里认识了希亚姆一家,希亚姆也是改变拉吉夫妇观念的最重要人。
希亚姆十分善良,不但热情地帮助了初来乍到的拉吉一家,在后来皮娅上学时,希亚姆误以为拉吉夫妇缺钱,自己不顾生命危险去马路上“碰瓷”,以此来为拉吉的女儿皮娅交学费。
而且皮娅在贫民窟生活的很快乐,还从希亚姆的儿子那里学会了很多善良的品质,这一切让拉吉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人性中很多善良的品质,更多的都藏在普通百姓中。记得一次我去做BRT,由于身上没有零钱,手机支付也出了问题,在那寒冷的冬天让我一时不知所措;还好这时售票员大姐看到了我的窘境,让我免费进站坐车,当时别提有多温暖了。
电影中,拉吉也是备受感动,他也开始赞助破旧的公立学校。后来,拉吉在知道德里文法学院的校长不择手段地谋求私利,剥夺穷人上学的事情后,他带领公立学校的穷孩子们对这位校长展开了反击。
在德里文法学院的开学仪式上,公立学校的穷人孩子们假扮富人,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表演,让台下的富人家长们都为之喝彩。
但当富人家长们知道这些是公立的穷孩子所表演时,他们目瞪口呆,他们不敢相信一直被他们瞧不起的穷孩子们竟然如此优秀。
此时,面对这些势力的富人们,愤怒的拉吉也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说,不管是富孩子还是穷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很优秀,他们都有出众的天赋,只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孩子们都会表现得很好。但现在呢?从家长到校长,所有人都变成了商人,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门生意了。
这样的现状让拉吉十分心寒,他带着女儿皮娅离开了这所号称是最好的私利学校。他还是继续赞助穷人的公立学校,并让女儿也和穷孩子们一起上学,他相信女儿在公立学校也不会差,更重要的是拉吉相信女儿能够和穷孩子们学到善良的品质,成为一个快乐的好孩子。
其实,女儿能像父亲拉吉那样就很好。拉吉虽然出身很一般,也没怎么上过学,但他人很善良,也很努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娶到米塔这样的女神,确实美好生活是努力奋斗出来的。而且拉吉虽然人到中年,身价万贯却毫无油腻感,是一个深爱妻子的绅士,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也是一个好父亲,他给孩子做出了好榜样。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这并没有错,错的是有时过于追求第一,而偏离了教育本来的目的,把孩子培养成了“畸形”。
或许,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一下,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究竟是我们父母满足了孩子,还是孩子满足了我们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