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款绝妙的阅读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其实不必多讲,有了这个目标,人生里所做的事情的背后也就有了巨大的意义和推动力。

当然,我也在断断续续的焦虑中明白,寻找人生目标这件事,一定不是空想出来的。一定是在自我觉察,不断实践的路上,与其"撞个满怀"。

当然自我觉察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从别人大量的经验里找到面对生活的问题。

最近也在胡乱的读书,听书,没有目的地阅读,大量的涉猎未知的知识。

《认知觉醒》,光听名字我以为这是一本大量案例,没有实操的鸡汤书,直到我看了前言,受到了1w点暴击... 

但我就喜欢这种直击心灵的感觉,就喜欢别人骂我骂的一针见血(好像有点受虐倾向,hhh),这本书倒是非常适合当下的我,它把我曾经零零碎碎的认知,像拼图一样,拼接到一起。搭起了框架,建立起了系统。

接下来我会一点点的分享,当然要加之我的实践,因为真的真的,这本书有一种嘴替的感觉,说出了我脑袋里想说的话还有心里想做的事情。


一个非常实用的读书方法 -- 熔断不读书法

所谓“熔断不读书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一旦看到有启发的观点就触发熔断机制,立刻停下来,不继续往下读。

停下来之后,围绕这个让你停下来的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书中作者基于这个方法进行了提炼——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为什么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在前一段时间读书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忘,有尝试过做脑图,说实话蛮累的。而且关注了大量的文章细节内容。想要完全记住,任务量太重。

而人类大脑的设计本就是避重就轻,倾向于做简单的,清晰的,明了的。如果一件简单的事情和一件极其复杂困难的事情放在面前,大脑会本能的选择简单的事情,所以就会存在一味的拖延,做了几次脑图之后,无论怎么样,都不再愿意去做。

其实最关键的是,几张花了大精力做的脑图,最后从来都没有拿出来再看过,做完过几天再问自己做了哪些内容。

呦呵,好家伙,一干二净。

后来我就反思这个问题,得出结论,如果书中某一个观点或方法论,只是引起了共鸣,但是没有后续的安排,没法让它与自己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那意义也就变得无限小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懂了很多道理,但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从认识,到知道,到做到,再到长到做到,直到像习惯一样下意识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每一步中间都隔着一道鸿沟,还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跨越。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在于此,简单点讲就是把知道的东西做到,就这么简单,却是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无法逾越的鸿沟。

再简单点就四个字,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

所有认知都必须落地到行动上!

这就是我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焦虑也是事情只停留在脑袋里产生的,想全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不落地的认知,都是耍流氓。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所以基于以上,我放弃了阅读大量书籍的想法,放弃了把每一本书都从头读到尾的想法,我宁愿一遍又一遍地,读一百本最好的书,直到我完全吸收他们的精华,也不要一年读个365本书,结果一问自己,只记得零星几点。

从书中,找灵感,寻找我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去深度的反思它,研究它,与当下体系内的知识做大量的链接与碰撞。

《认知觉醒》的作者在那段后提炼了一个他自己的实践的方法,这还真巧了,就是在我还沉溺与想要把一本书中内容都吸收的那个时间段,有另一个概念让我得出了和作者一样的结论。

一本书只取最触动你的一点

写一篇文章只写一个中心点,不然什么都写了等于什么都没写

一次只做一件事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ㄒoㄒ)/~~这点知行合一真的好难,努力ing)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不仅仅只有读书,还有平时的工作,生活,遇到让自己有感觉,有想法,有情绪的时刻,都可以立马把手上的事情停下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的感觉/想法/情绪,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都把当时的想法给记录下来,当下的那一刻过去了也就永远都找不到了。

我相信,这些闪念的记录是有复利效应的,做记录也是回过头来看"今生今世的证据"呀,是属于个人的无价之宝。

从每天记录一条开始,想到啥就去写啥,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复盘曾经的闪念,或许会带来新的联想。

其实有心的小伙伴也发现了,我这篇文章的就是按照熔断不读书法的三个问题来写的。


最后我想引用赫尔曼 ·黑塞的一句话来结尾: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路过自己的一生。

嗯,对,没错,我们这一生,都在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