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南研究生毕业顺利入职国企,爸妈还没有从开心中回过神,他就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短暂的惊慌和失落过后,爸妈做个重大决定:接儿子回家休养!我们又不是养不起!
没想到这三年的时间里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陈浩南是家里的独生子,爸妈都在体制内工作,所有的爱和家庭资源都用在陈浩南身上,这么多年一直托举着陈浩南往前走。
学业上陈浩南从来都没有让爸妈操心,一路往上走陈浩南顺利考到省城一所大学,并且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毕业顺利入职本地一家国企,待遇相当不错。
陈浩南爸妈欣慰不已,合计着儿子过了使用期就在省城给儿子买套房。
开心的气氛还没有散去,陈浩南那边却出现了问题:工作中他神情恍惚,竟然晕倒了。
爸妈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儿子所在的医院,一番检查并没有器官性病变,医生建议去精神科作进一步检查,结果表明:陈浩南患了重度抑郁症。
晴天霹雳!陈浩南爸妈一下子无法接受,可这是事实。
按照医生的吩咐爸妈把儿子接回家休养,服药控制病情。刚开始那一段陈浩南不怎么和爸妈交流,食欲也不太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爸妈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一段时间后爸妈做了一个决定:换个环境!
于是,一家三口搬到了市图书馆附近的一个一楼的小两居,已经退休的妈妈在家陪伴儿子。趁这个机会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一下。
妈妈从来不喊陈浩南起床,每顿饭都放在灶台上,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饭。
平时忙碌习惯的妈妈突然闲下来非常不适应,于是买来花草打理,心中的苦闷无法诉说,就注册一个账号用文字记录心情,自然都是私密状态——这里成了妈妈苦闷情绪的宣泄出口。
爸爸则私下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以朋友的身份邀请到家里做客,心理师不动声色和陈浩南交谈,陈浩南觉得这个叔叔有共同语言加了微信,经常和这个叔叔聊天。互动中得知这个叔叔曾经是本地报社的编辑,后来患了抑郁症无法工作,抗抑郁过程中考取了心理咨询师。
目前这个叔叔开了咨询工作室,同时还坚持写作,他告诉陈浩南:“每个人的情绪都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有的人向亲朋好友倾诉,有的人则用文字记录。我抑郁症严重那段时间疯狂记录当时的状态和感受,目前这些文字成为了第一手资料。”
陈浩南深受启发,把心中的郁闷和困惑轻轻敲击键盘发泄出来,但从来不回看。
毕竟是年轻人,陈浩南状态好的时候还是喜欢逛网站,以前逛某乎不过是为了查资料,现在逛这个平台看到有关问答忍不住发表自己的观点,慢慢还积累了一定量的粉丝。
后来陈浩南把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分享出来,很快被商家发现,邀请他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自然有一点小收益。
养成用文字分享心情、写专业问答的习惯后,陈浩南突然想写小说,最开始只是在番茄上写了一部校园生活,顺利签约,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后来又尝试了别的平台,因为时间充足保持日更量,平台也给了不错的回报。
不上班时间自由,有灵感就写,困了就睡,陈浩南总是在状态好的时候更新,自然内容质量不错。
慢慢地陈浩南不满足这种不规律的状态,目前租的房子附近就是图书馆,陈浩南内心挣扎一番和爸妈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和爸爸一样朝九晚五。”
“怎么?想找工作?”爸爸有点吃惊。
妈妈更多的是担心:“不着急,不着急。”
“爸妈想多了,我目前的状态还不足以按部就班工作,我最近在平台码字,在家生活没有规律,我想到图书馆,看看书、码码字。”陈浩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爸妈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后,每天早晨陈浩南努力起床、洗漱、吃饭,然后和爸爸一起出门。
中途有困意的时候,陈浩南就靠着椅子打盹,偶尔也会盖上小毯子迷糊一会。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共进晚餐,陈浩南竟然也主动分享写作上的一些事情。
饭后,偶尔也会陪着妈妈追剧,最多的还是用平板看电影、以及欣赏综艺节目,但是不熬夜。
睡不着的时候闭上眼睛构思故事情节,或者听书助眠。
周六、周日早上爸爸还陪着陈浩南出去锻炼,养成习惯后,父子两个充了健身房的卡,去那里感受运动的酣畅淋漓状态。
就这样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陈浩南的写作进入了第一个里程碑,写作收入足以养活自己。
“接下来准备怎么办?”爸爸询问他的打算?
“我还是想找一份工作,尽量早九晚五的那种,业余时间继续写文章。”陈浩南有自己的打算,“主业求生存,副业求发展,写作权当一种爱好当副业经营就好。”
妈妈自然赞同儿子的想法,一家三口搬回新房,书房成了陈浩南的工作间——休息和写作分开。
有人说陈浩南浪费了三年时间,其实这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短暂停留一下而已。
人生又不是只有这三年就结束了,人生是场马拉松,又不是百米冲刺,家里蹲几年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