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时,李淑芳老师告诉我们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初入职场的我,当时对这句话并没有真正理解,但自从加入支教岛,随着阅读的增加,我逐渐意识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的重要性。教学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翻看自己写的各种纪录,会有一股暖流荡漾。今天再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收获。
文中那个性情古怪的医生给刚入一年级孩子量身高和体重的详细数据居然记了27年,这种坚持让人动容。是什么能让他有如此毅力来记录这些在旁人看来“无用”的数字?那应该是是发自心底的对孩子的爱,对民族和国家的大爱。作为一名线教师,看到这里我不仅心生惭愧。
苏霍姆林斯基的日记更是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无地自容,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他记录了59年,还一连32年记录儿童入学的最初两星期内他们的知识面和表象的资料。这么多年的坚守定是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和对儿童的喜爱才能做到。在他的日记里还有关于家长的记录,家长的教养程度,花在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后进儿童的记载等。那么记录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用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带给我很多思考。“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通过分析和思考,就明白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和发展动态,从而更加精确地选择对他们有所帮助的书籍,让书籍成为他们智力发展的营养。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为后进学生苦恼不已,努力地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可是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还有些学生在老师眼里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为了鼓励这些后进生,我会时常找他们聊聊天,鼓励鼓励他们,自我觉得良好,算是尽到了教师的义务,但从没有想过在智力方面去帮助他们。关于阅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多篇文章中强调过,阅读能为孩子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当然,阅读不能泛泛而谈,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书籍,而且教师要做好长期规划,正像苏霍姆林斯基为一个叫费佳的孩子搜集的200本图书那样。这项工程看似艰巨,但只要心用到了,就能慢慢破解。
同时,记日记还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日记是对事件和知识点的一次梳理,我们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再次审视,就会发现不同点。有时我在记录教育事件时,写着写着就找到了处理整件事情的不足之处,进而反思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或者下次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该怎么说话。
我想,记日记不仅能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带给我们思考,还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最佳材料。对于我们农村一线教师,申报课题的机会并不多,做研究的更少。其实,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日常教学中能坚持写教学反思,记一记管理班级中的心得体会,写一写师生之间的故事等,我们何愁没有课题研究。前两天读到广东珠海市潮联学校校长余志君的故事,余校长现在的成就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用余校长的话说:即便是做点“草根式”小课题,也可以从中积淀些许教育底蕴。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做课题研究,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又会沉淀自己的教育底蕴,两者相辅相成。
读写是教师成长的双翼,只有双翼丰满,我们才能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