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国历史通论阅读笔记
p89~p134农业产权性质及其演化
上篇
把产权等同于所有权, 混淆了产权的概念, 但在中国古代, 产权的处置与分配的制度的随意性变通性较大, 导致很多问题没有办法在一个固定的范式进行讨论.
辨析产权问题的思路
- 在国际主流观点中, 出现很多的观点认为中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将土地变为私有制的, 但是有观点可以证伪: 国家强行推出的均田, 限田仍不时发生.
- 作者观点: 私有田产没有制度化导致了中国难以走出中世纪的困境局面
- 苏联的集体化难度远甚于中国: 例如没有那种捍卫不公有的
- 中国传统农业产权的国有性质, 植根于政治强制度化与产权非制度化的体制环境
- 对于该理论的解读还有一些问题: 例如产权的概念在国外的专著中不是太大就是太小, 中国语言中的概念不是模糊就是灵活
既如此, 作者就从中国传统中的公有与私有出发进行论证.
但是在私有产权中, 应该具有绝对排他性(马克思的定义). 在很大层面上, 这个定义需要面临来自主权与所有权的关系的考量. 但是在他们的概念中, 这是更容易接受的, 因为其政府的定义是: 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财产(他们的论述更多的是从一个自然状态开始). 所以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面, 很难去做这个定义或者判断. 所以作者提出几个前提.
- 产权概念的三重含义: 使用或经营权, 占有或收益权, 所有权
- 中国古代更多的考量收益权(公共和私人的分配状态)
- 考察经济状态的时候需要考虑许多非经济因素的考量
- 没有独立自由的个人主体, 何来纯粹的私人所有权
- 发生学的角度寻味中国特色
- 没有协议关系, 所有的关系只有从各种形态的家长来做唯一的"法人"代表, 最上层便是国王或者皇帝
产权发生学解释
产权随着共同体的演进而演进
- 部族"集体共有制"
主要是经营权, 收益权与处置权的脱离关系. 处置权归共同体所有.
其余关键词: 元模式
- 部族"王有制"
此时就是上述的最高法人代表之意. 有两点需要着重注意:
- 仍以共同体形态出现
- 本质上是军事统治与征服
对其下属成员仍然采取贡的形式. 特点是制度成本较低, 不必过问生产者的基本状况
助的形式是劳役地租模式, 并且从广义上来讲, 战时还有义务出兵(此处是否代表了国家形态的雏形?)
彻的形式是比较具有弹性, 对于小农等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必须明确管理机制, 对于首要的亩积需要有一定度量(是否可以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谈彻的作用呢?)
集体共有王有, 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都是以共同体名义存在的
- 部族上升至部族国家, 扩展为共主联邦国家, 家族, 部落, 部族之间的经济社会地位日渐分化, 产生了所谓的特权阶层
- 原始授田制的异化, 具有社会分层性质. 但是下降不够显著, 所以我们看不到所谓的反抗迹象.
权力更新与私有化
主要论述西周之后的产权发展的变化. 分封的motivation是大一统, 仍然需要封地之主将封地固定为"国有", 但是权力关系过于复杂, 详见下述几点的分析:
- 增加许多管理层面, 权力与权益逐渐下坠: "熵增"现象, "国有产权"因为管理阶层的分割权益而产生异化.
- "黑田": 以隐田的形式增加各自的收入, 新拓地隐而不报. 后世有收归私田, 这种现象却说明不论实际成效, 但是法定意义上的国有是不可以动摇的
- 春秋战国之际的兼并战争, 是使得其社会阶层流动的契机, 作者在此着意提到军功授田制度的产生, 使国家能够培养一批只听命于国的利益阶层.
通过以上的总结可以发现, 私有化主要是从两个地方来的, 分别是: 战争(军工授田制)和权力运作机制. 前者的意义似乎更大一些, 这是由于军功授田中的军的阶层力量更大, 后面国君出于机会主义的考量会放松对其的掌控(回应了上一篇笔记中军功授田仅仅作为一种过度). 后者的局限性在于, 在法理层面上仍然要承认国有. 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互相运作, 以至于后面发展出一种十分特殊的产权定义方式.
下篇
限制与反限制, 侵蚀与反侵蚀, 成为帝国时代产权演进一系列戏剧性变化的基本情节.
"黔首自实田"辨
- 农有耕地的产权具有国有性质, 这是由于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被授田.
- 秦国无论是在统一前或者统一后, 对田制的管理都十分严格, 许多律令都有所显示的是官吏对相关规定的违法事件必须负责, 处罚甚重
- 作者对授田制的实行提出了疑问, 并认为其无法长期实施下去, 作者在此处引述了黄仁宇的"间架性的设计"来解释这种现象. 上层设计不管底层设计如何始终是具有实质性的. 下面实行的许多变通之处例如移民.
- 血缘传统在产权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 也就引申出户籍管理的重要性. 土地占有权在改变, 这是体现在部族之间的收益差异之上的, 但是其根本的处置权却没有明确的变化. 所谓化公为私总是在这一差异背景之下进行的
- 秦汉国家田制与今日所理解的产权的最大的差别在于田制乃先赋概念, 不顾经济实情与自然演变.
总结而言: 严格的授田制有诸多管理上的弊端, 经营权在时间较长的时候往往几经易主, 后面国家就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后在条件成熟或者旧态复萌之时, 国家会重新管起来.
自耕农为国家
该部分内容较为简单, 主要是利用一些史料去论证了, 农民的赋税(特别是还要出兵役和力役)甚重, 使其负担不堪,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些集体会议室对圣君贤相的, 但是其根本不是治人之道. 故而, 作者提出以来, 农民是非常重要以及关键的因素, 并且制度保障应当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均遭受失败.
权力背景下"土地兼并"之辨
主要总结: 该部分的核心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产权定义的形成的由来是怎样的, 非处置权之外的其余两权是如何被分配出去的. 主要有以下两点:
- 经营权的下放
- 国家的控制力不足, 官员需要寻求法外的收入, 所谓以权谋私(虽然这个度一直在被把控着)
- 政府本身的意愿是要增加赋税, 无奈之下只得默许此等现象的发生
- 科举制, 均田制能够一定程度上平衡兼并现象的发生
- 其中的危害, 以及关节
- 但是其未能完全下放, 根本没有制度保障, 国家仍然能够强硬收回权利
- 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越强, 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减少
- 官员的不稳定性也使得他们更愿意谋求法外收入(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