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人说,读书,是一个人与智者的一场心灵对话。
我喜欢下班一个人坐在书桌旁,打开书本,静静地翻上几页。
到过我宿舍的同事,总会惊讶地问:“妈耶,你这儿好多书,能看的完吗?”
说实话,三分之二看过,还有三分之一并没有读,有的甚至还未开封过。(书真的不多)
在单位两年多的时间,当大家见我拆回来的快递都是书的时候,慢慢的,也都开始买书,一套或者几本。
但大多数同事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被繁重的家庭生活给占据了。买回来的书,一直被遗忘在抽屉的某个角落,很少被认真的翻阅过。
最近,我另一个新来的同事也开始买书。我发现她确实很喜欢读书,因为她是真的“读。”
我是在偶然间发现的。
有一天晚上加班的时候,工作到了末尾。
我说:“时间快到了,收拾收拾桌面准备下班吧。”
我没见她开始整理东西,只见她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拿出刚买的新书开始读,一字一句,像个高中生上早读课一样,把我惊呆了。
我忍不住疑惑地问:“你还真读啊?”
她淡定地回答我说:“是啊,不读我不知道他写的啥意思。”
我觉得,她挺奇葩的。
其实,看到同事们喜欢阅读,或者买书,我心里还是挺欣慰的。
除了工作上,我希望在个人生活中,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帮助他人,能让我获得快乐,而藏着掖着不是。
书中自有颜如玉。
有人说,多读书,能让一个人变得有气质。
我相信这句话是真的。
林徽因、陆小曼、林黛玉、宋氏三姐妹……,个个人美博学有才华。
其实,从喜欢读书到慢慢写点东西,我也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慢慢养成的。
这期间,有的人来到了简书,写了很多优秀的文章,但最后又走了。
喜欢又放弃,我有时觉得挺遗憾的。
人们常说:放弃很容易,但坚持很难。这句话,击倒了不少创作者。
其实,从读书到写文的过程,对我的影响也是循序渐进的。
从一开始在平台里写,到后来开始在单位投稿,再后来被老总在会议上亲自指定,针对公司的某项活动写,我认为这一路的坚持,对我的帮助其实是很大的。
举个例子来说:
我可以应对在日常工作中的突发情况,针对对方投诉的问题,经冷静沉着的思考之后,再给予认真回复。
我可以在同事之间持有不同意见时,先耐心听取对方的建议,避免正面冲突。
我可以提醒自己尽量少说话,把最多的时间用在日程计划,到工作结束,再核定工作成果。
我可以在同事一个个抛来的问题中,冷静地提示让她们一个一个说。(其实有时候,面对诸多事项,真的让我很抓狂)
我可以在不同部门的同事犯错误之后,在不惊动上级的情况下,小心的提醒他,以后请多多留意。(当然,这要看事情的严重程度)
毕竟,我们共同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单纯的惩罚。
我想,这些能力都是书中交给我的。你若问我是哪一本,我也很难回答。
我看的书有工作、心理学、正面管教育儿、文学和历史之类的书籍。这些书能传递给我一种能力,能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那么同时我也希望这种能力,能更好的带给我身边的人或者同事,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加聪颖、睿智。
从这两年不断变化的同事关系中看,无论读书或者买书,我对她们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书,带给你的不仅仅是沉着、冷静和思考。也是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中,引领你前往一片宁静之地潜心学习。
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联系客观现实,经过思考把它转化为一种能力,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知道,并且做到。我想,这便是读书带给我们的一种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