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丢失或失去某段时光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段时光的美好。而让我感觉我人生至今最美好的时光,则是我在咸阳的四年中专生活。
1989年9月15日,我背上行囊乘火车到咸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绿皮火车在蒸汽机头的牵引下,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徐徐离开了站台,车窗外的树木、电线杆和山峦飞快地向后退去。火车驶出南岔口,进入到关中平原,顿觉眼看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原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往来种作的农人怡然自乐。
在关中平原上,火车驶过了八里店、大程、永乐店等许多站点,中午时分到了咸阳车站,我和父亲跟着旅客背着行李下了火车,在学校本县老乡会学长的引导下,和来自全国各地许多新同学一起,又换乘学校接新学生的公共汽车,穿过繁华市区,到了北郊渭城区毕塬路学校。
学校位于咸阳塬上,咸阳塬也称毕塬。上了塬远远地看见一片高楼耸立,师傅说那就是你们的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煤炭工业学校。1953年在西安建校,1962年迁往蒲白矿务局驻地蒲城县罕井镇,1984年迁建咸阳毕塬路,1987年10月在咸阳正式招生,这样算起来我们是第三届学生了。
走进崭新的校园,正前方是四排六层学生宿舍楼,南面是高大雄伟的八层教学大楼,东北角是三排六层教职工家属楼,西南角二层楼独立建筑是学生和教职工食堂。西边大操场,还是一片不大平整的黄土地。学校占地约160亩,校园虽然不大,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学校的基建还没有结束,道旁到处是砖头瓦块,校大门还没建好,人车通行的是小东门。
到登记处办理完入学手续,我背着行李爬上六楼,到了我们学生宿舍。宿舍楼东西之间以连廊相接,男女生分开居住。一间学生宿舍住7个人,八个壁柜,四张木架子床,中间是一张长条桌。同学间彼此简单介绍了后,一起动手打扫完宿舍卫生,各自铺好了床铺,我下楼到水房提了壶热水,回来和父亲洗了把脸,又下楼到学校综合商店买了些必备生活用品。父亲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便回去了。
我们地质931班,就是招录的1993年毕业首届地质专业初中专班,全班48名学生,其中42名男生,6名女生,男生住在一起,女生另外住在一起,教室在教学大楼六楼。正常情况下每班35人,我们班相比人数较多些。因为当时学校计划还有个采煤班,但因招生人数不够,便合并到我们地质班了。学校在全国范围招生,我们班以陕西、四川、甘肃、宁夏居多。我们班有3个青海学生,一个没有来学校报到,一个因学校不设立回民灶而退学了,只留下一名民和县土族学生。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内心充满了新鲜,激动和开心,但同时也会伴随着迷茫、担忧和不安的心情。毕竟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了一个新城市,周围的一切都是很陌生的,不论是环境还是人,都让自己感觉到很没有安全感,况且现在跟谁都不认识,自己也不好意思主动去跟别人聊天。随着时光一点点流逝,也渐渐地熟悉了学校的新环境,心境慢慢的也就变得平静了。
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意味着跳出了农门,吃上了商品粮,将来成了国家干部,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甚至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是我和我的父母至今都感到自豪的事情。学校不收学费,每个月还发有30斤粮票,24元菜票。一个馒头二两粮票,一份菜四角菜票,早饭买两个馒头,夹一角钱两块的豆腐乳,午饭一份菜四两米饭加一个馒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通常学校发的粮票和菜票都不够,每学期还要家里补贴上二百多元钱。
学校学风严谨,管理严格。课堂上除了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专业课程的学习。每天照例要出早操白天上课,晚上自习。校风校纪抓的很紧,学生科老师经常检查通报。班主任老师管的也很严,上早操要查出操情况,上晚自习要查纪律情况。那时还没有双休日,周六下午放学,晚上学校会放映露天电影,食堂餐厅有交谊舞舞会,我们男生基本上都是看电影,跳舞我也学过但始终没学会。周六晚上的宿舍比较热闹,有下棋的、打扑克的、吹笛子的、弹吉他的。晚上10:30准时熄灯。周日早上,愿意的话可以睡个懒觉,起来后出去逛逛街,晚上还要上自习课。
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每人每次可以借阅5本,但我更愿意晚饭后到阅览室。也正是在煤校,我陆陆续续看过许多书,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视野。班里也业经常搞文艺活动,大家一起学跳舞、唱歌,每次活动都有人主持。每年春季学校会组织红五月校园歌手大赛和学生运动会,每年元旦会组织大型篝火晚会。周末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电影,逛公园。因为大家的家境都不太好,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免费的。记得咸阳机场建好那年,同学们相约去机场看飞机,一去步行30里,我们硬是不舍得搭车。那时候的我们都是单纯的,大家在一起都是兄弟姐妹的感情,学习上可以互相帮助,生活上也会互相照应。偶尔有人谈恋爱,但也是互相喜欢而已,偷偷写封情书,最多相约看场电影,连牵手都不敢。
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一群十五六岁的男女孩子,正处于豆蔻年华无限纯真,没有中学那种剑拔弩张的升学压力,节奏自然轻松得多。每天气定神闲地去上学,只要不迟到一点都不着急,那种从容不迫和中学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日常除过上课学习,大多时间是泡图书馆,或者去操场打球。学习上说不上很用功,中专四年我补考了两次。一次英语,一次劳动。英语还好说,农村学生英语底子本来就差,而劳动课补考真有点冤。我和金同学负责教学楼六楼卫生,我俩分工明确,一人拿扫帚一人用拖把,飞快地搞完后就回宿舍了。不一会被老师叫了回去,原来厕所下水道堵塞,污水溢了出来,搞得整个楼道臭气熏天。第二学期老师叫我俩到学校建筑工地去搬砖劳动,汗流浃背干了一小时,总算是补考及格通过了。
“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咸阳塬上,巍峨的大陵高冢星罗棋布,还有难以数计的岗阜土丘,那是一些荒芜了的古迹,有陵阙、残垣、陪冢或被岁月湮没的墟落。这样的景色苍茫又雄奇,并带有几分宁静肃穆的神秘。塬以北的山地,分布着唐代的帝陵。塬上汉陵沿一道弧线分布着,环绕咸阳市区。而更远处的另一道弧线上是唐陵古迹,对咸阳呈拱卫状环布。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咸阳地处盆地河谷地带,秋冬季和初春多雾。起雾了,城市的楼宇和建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像雾似的雨,像雨似的雾,丝丝缕缕缠绵不断,轻轻打在脸上、头上湿漉漉的,一阵微风吹过,把雾给吹散了点,才隐约可以看到路上的行人。傍晚时分,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学校门前,是城市防洪渠,尽管水流不大也不清新,但是我们傍晚散步的好去处。学校后方不远处的渭河三级台地上,是座像小山似的汉成帝延陵,延陵夯筑封土呈覆斗形,高约30米。黄昏时分,约几个同学,爬上延陵向西俯瞰,烟雾袅袅,西兰公路车来车往。走出校门下了塬,便进入了市区。到市中心人民路,走近路的话,通常要翻越纺校后门,穿过校区苏联式建筑群,过了文汇路机校门前铁路道口,转到乐育北路再向南,就到市中心了。要么到嘉惠商场去逛逛,瞅便宜买件衣服,或者到渭滨公园游玩。还有个常去处是民院十字,取家里汇款、邮寄书信或者集邮,都要到民院邮电局,看电影看录像最近的去处也是民院十字。
西郊茂陵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中等专业学校。那里有我中学最要好的同学,有时周末他来我这玩,或者我乘13路公交去茂陵找他。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陪葬墓有卫青、霍去病等将军和大臣的墓葬。汉时石刻伏虎、卧牛颇为雄伟,但尤以马踏匈奴著名。
每学年学校都会安排实习,通常都是一个月。实习由老师带队校车送行,实习地点相对固定。我们实习自带被褥,把被褥卷起来用油布包好,打成行军背包,跨上水壶和帆布包,带上罗盘和地质锤。第一学年去的是铜川和临潼,第二学年在学校后边的塬上测量绘制地形图,第三学年在韩城,第四学年在河南义马。地质实习不是翻沟就是爬山,几乎不走平坦大路,为的是熟练运用地形图,研究地质剖面,了解大地构造。正因为有理论学习有实践,中专生基本功很扎实。正如学校所说,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
转眼间,中专四年的生活即将结束,开始准备毕业设计答辩,我们全班48人,分八个小组每组6人。设计课题是煤矿延伸勘探,我主要负责绘图,15张图纸,几乎都经过我手。先是用铅笔勾描,然后用鸭嘴笔上墨,手写图标美术字。老师要求很严格,图纸出现3个以上墨点,就要撕毁了重画,也正因此练就了我的绘图基本功,并因此在工作以后终生受益。毕业答辩公开举行、现场综合评定,按次序每个小组将设计图纸挂在教室黑板和两边墙上,接受老师和专业课其他班级学生现场提问,答辩过程既紧张又刺激,有的同学被问得面红耳赤答不上来。
“生如夏花之绚烂,宠辱不惊度流年。”青葱岁月,花样年华,中专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因为美好,所以难忘。中专时代的我们,总是有有太多的憧憬,有太多的向往,也曾奋不顾身地为自己的青春勇敢过、痛过、笑过,那段美好的时光,一直温存在心底,是我们无法忘怀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