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个习惯:慢速讲话。
当你上过台,讲过话,不带草稿的那种,你就会明白慢慢地说话是多么的重要了。
其中的好处,不只是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忘词,更是给自己情绪上的一种安定,以便能想出更多紧张时说不到的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些人口无遮拦,冒冒失失的毛病的根源,多半是思慢口快——这时候保持慢速的口调就十分有效。
还有就是,淡定地讲出一个笑话,远比你匆匆说完一个笑话,效果要好得多(个人亲身体验)。
不要以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很简单,许多人包括答主我,一到台上就紧张得要死,口速很容易不由自主地会加快。而我平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很喜欢关注演讲者的语速,感受他们站在台上的感觉,不论内容多么得空泛,我都佩服他们,特别是领导人,哪怕讲得再慢,至少很连贯,除了一些官员,”额,这个嘛……嗯,额……”(硬实力在那了,没办法。)
而像华少那样的,毕竟少数,我常常会偷偷地想,他一定默默地蹲在台下把那个台词念了N遍了吧!做主持人的压力都很大,这倒是个公认的事实。
而慢速讲话表面上是一种形式,但是有时候形式可以带动心理上的变化,行为暗示常常比心理暗示更有用。当你能够以一种悠然的姿态去生活,不只是在讲话上,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内部损耗就能够很好的降下来。
我一直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有些损耗我们甚至是毫无察觉的:当你和别人争论时,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当你还在被他人的一两句话弄得很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你想发表你的看法(千万别和别人争,不然你已经输了),请慢慢说;如果你还心里有条梗,哪怕默念也要慢慢念。
当人处在紧张的情况下,或是思维局限的时候,智商是会降低的。为什么有些人越是关键的时候越发挥不好,我绝不相信是运气太差,因为这些人根本慢不下来。这个时候,不妨让自己慢下来:心跳还很快没关系,但动作一定要慢下来。
我记得我前几年高考的时候,拿到试卷后,我知道我很紧张,所以我写名字的时候故意慢慢写,慢慢写的过程,就能让思维发散一点,还能想到其他的一些东西。写答案的时候也不妨稍微慢一点,虽然时间很紧,但没必要让自己太快。
而快,往往意味着紧张的开始。
养成建议: 当初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但是我必须坦诚地和大家讲,讲话的技巧绝不是形式上的,“慢”并不是要点,但是这个回答可以给大家很多启发、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原来说话还可以和这么多要点联系在一起,也许你看完之后演讲仍然一塌糊涂,但是它能让你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要点,慢慢探索改进就能在谈话上有所进步。任何时候,都别期望不用改进就能达到很好的状态。关键是搜集你在实践中的感受,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第二个习惯:更多的自我意识,或称自我监视:关注自己的头脑思维和情绪。
情商高与低是由什么决定的?也许有人会说出很多现象和特征,如专注力、自控力、善于交际,但是却不能给予你丝毫的帮助。
因为你只看到了表象——这些由根源的东西衍生出来的外物,然后当你转向其他领域的时候,你一样会困惑。
情商高的人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他能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情商低的人往往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我的意思是说:根本!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举个例子:情商高的人懂坚持。然后呢?你只看到了他无比腻害的表现:他怎么坚持下去的?当你实在找不到原因的时候,只能把原因归于——他情商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情商高的人他能注意到坚持过程中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但是情商低的人他不会注意到这也是一个问题——我,正在讨厌这件事情,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所以,它需要被解决。
你有没有意识到你的情绪,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一些想法。
再举个例子:恋爱。
恋爱会提升一个人的情商,当然,并非绝对。因为恋爱中的人会时刻小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他会进行自我监视,他会关注自我的一言一行以防导致对方对自己失去兴趣。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这一点,有些人谈很多恋爱,还是一样的幼稚。这又是为什么?这正是情商低的表现之一:他感觉很困惑,他觉得是如此的突然,他意识不到有什么问题,他只是跟着感觉走,无意识、无反省。(反省不等于回顾和情绪的再卷入,而是理性的自我关注)
唯有一个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人才能进步,这是通往成熟和自我完善的门,而自我意识就是这扇门的钥匙。问题,永远是自己思维的问题——你需要更多的自我意识,需要注意到更多的问题。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这是一件非常长期的、需要勇气的行为。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自我?
因为我们所有作出的行为,都是自己在有限信息下认知的有限世界,作出的最佳决策,那么提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就很有必要。有时候我们会发脾气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发脾气,我们不愿意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过程就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以增加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从而作出更符合现实要求的决策。
再举个例子:你往往能看到:越是你认为成功的人,他们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运行良好,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我有一种特别的观点,我认为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多的自我意识,意识到问题所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被关注到,如果健康威胁到了我的情绪,我应该注意到,那么,解决它!
再再举个例子:写作中如何加粗是一个学问:因为你认为你能了解到的东西,人家不一定能有耐心——意识到其中的”自我中心”也是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不是你头脑认为如何就如何的。那些厉害的人,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不可告人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自我意识是一个成熟的理性人,所拥有的最明显和本质的标志。而成长,必然是一个充满顿悟、反惯性、痛苦、枯燥但不乏趣味的自我意识过程。
评论有人说到,自我意识太强,太敏感了怎么办?
我想,一个真正能意识到自己太敏感的人,会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里有个更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明知道自己敏感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才是我真正说的自我意识:存在问题?那么,我为什么无法解决它?你有没有意识到问题中的问题?
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更多的时候,你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一个真正的问题去解决。因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惯性进行的(这帮助我们快速决策),可是一个只按照惯性行事的人,是没有学习的(学习的真正定义是改变,”改变”发生了学习就在进行之中了)。
回到问题中,如果你真的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你就会观察自己,搜集数据信息,然后去了解:你在什么情况下敏感?例如,我常常会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敏感,这种熟悉的尴尬感觉常常会不期而至,那么,继续观察。
继续观察会发现,我为什么会敏感,原因是很多的,这真的不是一个单一问题:说话、着装、经济地位、场合……这些可能都是导致我敏感的因素,那么留心这些东西、熟悉这些东西,为综合分析提供根据。
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人是敏锐的,却不是敏感的。前者会在早期注意到这个问题然后去知乎询问,然后坚持改变。我就经历过这个过程,后来我明白:原来敏感,也是可以锻炼的。
因为自我意识是一种纯粹的专注问题、发现问题、搜集问题和数据的思维过程,而敏感,则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取决于参考系和主观判断。
第三个:我认为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个习惯:寻找更好的思维模型——记录词汇、术语。
记得李松蔚老师在一篇推文中说道,他不喜欢术语,认为那是某些人发明出来,换了个概念,然后那它作赚钱用的勾当。而我却非常喜欢记录一些术语。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学的时候你是如何画苹果的,那么现在你又是如何画苹果的?你会沮丧地发现(假设你不是学画画专业的):过了那么多年,你对苹果的了解并没有更进一步——粗线条,左一个圆弧,右一个圆弧,红色,只有大概的轮廓,和真实的苹果一点都不像。
因为物质,永远不能被认知:你眼前的苹果的属性,有无限种,单单是每一块平方微米的颜色的分布,都能让你穷尽精力——我们又怎么能画出一个苹果呢?过了一秒钟,它的颜色又都变了。
玻尔关于量子的学说里面有一句话说道:
这里没有量子世界,只有一个抽象的量子描述。认为世界要做的事情就是弄清楚自然界是怎么样的,那是错误的观点。物理关心的只是我们对自然界能描述些什么。
我们无法还原一个概念,只能借用各种最明显的性质,强行拼凑出一个概念。例如:你如何说明苹果这个概念?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只能用一些最明显的特征去描述苹果,以期构成一个能囊括所有的类似物质的集合,也就是抽象概念。
下次去理解一个概念,可以试着去分解特征的方法来记忆,你会发现任何抽象的概念都不过如此。上了大学以后,我才对”定义”这类抽象概念有所了解:书本的定义常常是这样的,先弄出一句话,”a是一种什么样的b”,然后书本会把修饰b的性质分解,告诉你从哪几点去理解,这就是一个模糊认知的过程——借由各种性质拼凑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哪怕是看完知乎上的回答”XXX是一番怎样的体验?”你也最多只能形成一个大概的模糊印象。所以思维清晰的人,总是把一个概念分解,形成有限个特征——他明白要想全面认知是不现实的,倒不如搞明白你头脑里的概念有哪些123条特征。
你永远都不可能了解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但是你可以盲人摸象般地了解。因为哪怕你借由电子扫描隧道了解了它的样子,那也是人为渲染出来的。甚至亲眼所见都未必真实——色盲人了解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的样子吗?男人和女人看到的同一个东西,色彩的鲜艳度是有区别的。
我想说的是: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这么绕,明明是一个容易搞懂的概念,却要说成另外一种形式?因为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一个观察的角度的问题,是一个思维模型的问题。正如画苹果一样,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理解去画一个苹果,而有些人的苹果画得有些美妙,可能是他们发现了一些别样的视角。
正因为物质是唯一的,但是认知是不唯一的,所以才造就了信息上的不对等,才影响了每个人的决策——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不断决策的过程吗?谁获取的信息更多,谁就能作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如何获取更多信息,来增加我们头脑中的认知的真实性、相关性。
庆幸的是,我发现了一个了解他人思维模型最有利的工具:用词。
看到一个人聪明的结果是容易的,但是了解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却是相当困难的。用词,是一个人思维模型最精简的表达方式。对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有新的认识,是一种极大的提高。
例如:陌生化。在设计师的眼中,陌生化非常重要:一是缓解审美疲劳,二是不容易产生廉价感。这是我在一片解释logo设计的文章中看到的,我对这个词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讲述了为什么欧美的logo,例如苹果公司,多采用图形的logo,而许多其他国家的公司logo,如日本的佳能、东芝,直接采用了英文。
再例如:及时止损、沉没成本。我是学经济的,对这两个词汇再熟悉不过,但是真正对这些词汇深有体会,却花了我好长一段时间。我在刘未鹏的《暗时间》中发现了另外一个人概念:记忆的短期内存。我把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了一起:我们为什么不要回顾过去、避免过度的情绪卷入呢?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短期能记忆的内容是有限的,而作决策,并不是根据你所有了解的信息作出的,而是根据暂时存放在脑海中的短期内容作出的,而情绪的卷入,会极大地占用内存,影响你头脑中信息的合理、真实性,从而产生”当时觉得合理,事后想想不理性”的决策。
永远不要后悔,后悔会影响你的内存,使现在的生活质量变差。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在考试的时候避免回顾呢?有些同学会发现自己很容易计算出错,犯低级错误,这可能并不是偶然。这些同学也许很喜欢回顾,他会老是惦记着上一道题目是不是正确,选项的abcd分布是不是合理,但是殊不知,这些东西都会占用你头脑中的内存,影响你的决策。所以,及时止损,避免沉没成本影响你的现在。
再例如:控制、反馈、量化、输出。这些词汇,我都深有体会。
发布于 11-3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