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的读者大多数都因为这个清澈得能一眼看穿书之内容的标题,才选择徐静波先生的书的吧?如是,我想徐静波先生一定躲在暗处偷偷乐呢。
其实,徐先生要乐也不必偷着。有的读者因为“和食”二字打开这本书后觉得内容过于学术读起来有些费劲,那也不是徐先生的错。在封面中央那个画得拙朴的黑碗的左下方,竖着两列字,连起来读就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是的,“和食”是这个副标题的诱饵,徐静波先生想通过我们日趋感兴趣的刺身、寿司、天妇罗、乌冬面等等日本饮食,吸引我们去初步领略日本发展史。
不过,想着刺身、寿司、天妇罗以及乌冬面的前世今生奔《和食》而来的读者,假如没有被第一到第四章吓得止步不前继而丢盔弃甲的话,你想要知道的刺身是怎么来的,始终缺少食用油的日本怎么会祭出天妇罗这种油炸食物来为国家代言的,乌冬又是怎么与日语中的汉字“饂飩”之间画上等号的,在《和食》的第五章“日本料理的完成其:江户时期”里,徐静波先生都有精彩的表述。噢,对了,我没有提及相对而言为我们最熟悉也最接地气的日本特色食物寿司。我没有忘,而是觉得,寿司这种今天在此地的全家、罗森等日式便利店里已成日常摆设的食品,一路走来特别精彩:海产品丰富的日本,一度喜欢将捕来的鱼类腌制起来,彼方管这种保存食物的方式叫“鲊”,只是一层鱼一层米饭地码放,是海岛小国特有的做法。起先,十数天几个月以后,鱼鲊成,鱼上的米饭就被丢弃。但在粮食还不能高产的时期,这种浪费实在让人无法容忍,于是,就有敢于“吃河豚者”将这些米饭收集起来捏成小饭团,送进了嘴里。想不到,因为发酵而带上了特有酸味的米饭,竟别有风味,那就是寿司的雏形。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人保存鱼类不再需要用“鲊”的方式,就算是要保住传统工艺依然用鲊鱼的方式得到有着特殊酸味的米饭团,产量小得无法满足好食者的需求,于是,日本人开始往米饭里面拌入酸醋;又嫌加了酸醋的米饭过于单调,就在饭团上加一点蔬菜、加一点鱼、加一点肉。江户时期日本的商业开始萌芽,街头巷尾出摊卖寿司的小贩多了起来。为了让卖出去的寿司形状好看一点,小贩们用竹荚给寿司造型。米饭会黏在竹荚上,硬拽的话,坏了寿司的形状不说,还浪费了米饭,人们又开始想办法,往竹荚上放米饭之前,先垫上一张紫菜,寿司就这样慢慢诞生了——若徐静波先生读到我这一段“缩写”,一定脸色难看,因为我的“缩写”,只是保留了成为寿司的过程,至于过程中细微的美妙,都被我无情地“宕”掉了,而《和食》一书就是想通过“民以食为天”的“天”字入手,希望大众读者通过最易接近的食物,更切近我们的邻邦、一衣带水的日本。
因此,这本书完全可以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读本,作家言及的日本食物、盛放日本食物的美器、享用日本食物的环境等等,哪一个场景拍摄下来不是一幅美图?映衬在作者严谨又冲淡且朗朗上口的文字边上,那一定是书架上最夺人眼球的一本书!
可是《和食》,就算有几张图片,也是好几幅龟缩在一页纸上,且统共也没有几张,像是作者在责任编辑的一再恳求下拿来充数的一样。如此重文轻图,再一次印证了我对徐静波先生写作这本书意图的猜测,就是以食为媒,带领我们了解一点日本历史。
本着这个目的,《和食》一书的前面4章,“日本饮食文化的源流与特点”、“上古时代日本人的食生活”、“大陆色彩浓郁的饮食样态:奈良和平安时期”和“日本料理的早期展开:镰仓和室町时期”,仅标题特别是第一二两章,充满了学术气息。事实上,第一章讲述绳纹时代的片段,也许那时的饮食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就算是论及我们最喜欢议论的饮食文化,也是很学术,好在,徐静波先生妙笔生花,将原本极有可能“西装革履”的历史讲述,变得“T恤牛仔”般地随意又潇洒。畏难地开始《和食》的阅读,喜悦地进入到《和食》的阅读,等到一书终了,我又开始寻找比《和食》略微正经一点的日本历史书籍了。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这个蕞尔小国,明治维新后一波谷峰、一波谷底地行走在世界几个大国之间,能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难道不值得我们了解甚至借鉴吗?这才是徐静波先生《和食》的闪光点:说着人家漆器里盛放的刺身、竹荚里捏出的寿司、清油炸出的天妇罗、黑陶碗里冒着热气的乌冬面,就将他们适时吸纳适时扬弃的社会进步法则,亮给了《和食》的读者。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