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送孩子们走出校门,照例返回办公室处理未完的工作,同时也为明天的课做好准备。
这时手机响了,老公说他晚上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让我不用等他吃饭。又是一个人的饭,怎么打发呀?我的懒癌又犯了,干脆在外面吃点吧!接下来就开始盘算吃什么,好在这次“选择综合征”发作不太厉害,我很快就决定了——吃凉皮!
说起吃凉皮,这个主意还真是最好不过。每次觉得“吃啥呢——没啥吃”时,凉皮就成了我的不二选择。周围的同事朋友也大多爱吃凉皮。无论家人同事,对“吃什么”产生异议时,不管谁提一句“那就吃凉皮吧”,瞬间达成共识!因为无论何时,凉皮这道开胃小吃,总能唤起人们的食欲。春夏时节调凉皮,秋冬天冷炒凉皮;要辣的加辣椒,要酸的多调醋,爱吃咸的多放盐,爱吃淡的料少加;凉皮、米皮、麻辣面,单调两搅随你选,配上黄瓜或者绿豆芽,总有一款适合你!至于辣椒油、芝麻酱,各家的制作方法都不同,俗称“秘方”,造就出口感不同的“独家风味”。
走着想着,已到了西区东边的凉皮店。看到四张桌子坐满了顾客,我先问老板“还有米皮吗?”得到确认后找个座位坐下,这时却被告知“米皮不够一碗了”,让我再加点别的——目前只剩麻辣面和牛筋面,我便只好让加点牛筋面。其他顾客陆续离开,留下我一个人在慢慢品味。
记得第一次见到凉皮是在中招考试时,姐姐带我在实验小学附近吃的。当时就对这种即能当菜吃又能当饭填饱肚子的东西,产生了莫名的依恋。后来到三门峡上学、毕业回来参加工作,凉皮就成了我念念不忘的美食。还记得九四年在西关学校实习时,仰韶广场对面一排凉皮摊位,五毛钱一碗,我和几位同学把所有摊位光顾一遍,最后定点在其中的一到两家。
再后来,我们村里的一对姐妹在县城里卖凉皮。听说利润挺高,不过真的很辛苦。我曾亲眼看过凉皮的加工过程。首先要把面粉和成面团,在水里边揉边洗,把带面的“水”倒在一个大锅里,反复洗好多遍,直到只剩“面筋”为止。然后烧起大火,再把事先洗好的“水”舀出来,倒在在一个特制的大鏊子上,烙成一张张薄薄的“凉皮”。因为水分多,烙成的凉皮晶莹剔透,透过单张可以看到人影。为防止烙好的凉皮粘连在一起,烙制时还需要沾点油。烙完凉皮,还要蒸面筋。蒸熟的面筋又松又软,切成小方块备用。除此之外,每天还要买香油,做辣椒油,捣蒜泥等等。(这可不像家里做的一点点,需要的量太大,做起来都是力气活)如果遇上下雨天不能出摊,前一天晚上做好的凉皮卖不出去,就会赔了一天的血本。
“还有凉皮吗?”又进来两位顾客,老板忙上前照应。没得选择,他们也将就着吃了麻辣面。因为现在的凉皮店,早已不必亲自制作,只需一个电话,就有人把制作好的“凉皮”送来,品种也比原来单一的凉皮多了许多。店家会根据需要订购,一天下来,基本不会剩余。而批发凉皮的商家,也早有机器替代人力,既省时省力,还有可观的效益。
吃完凉皮,却没有零钱。卖家拿出手机,轻轻一扫,移动支付!我不禁感叹:时代变化真快!唯一不变的,是我对凉皮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