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尧的政治交代
司马迁写道:“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即说尧帝知道其子丹朱的人品和才智不够格,不值得把天下授于他,于是就权衡再三把天下授于舜。把天下授于舜,则天下人都可以因此而得益处,但丹朱将会因不得势而怨恨;把天下授于丹朱,则天下人都将因此得到损害而报怨不止,但丹朱会贪到好处。
在这里司马迁用“天下”与“丹朱”相比较,实际就是公与私的比较;同时使用了“病”与“利”的概念来对比,使得天下究竟应该授于谁这一大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天下在这里既喻指江山社稷,又喻指天下之人。此时尧帝还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说:“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即说我终究不能以天下人所受的损害,来换取丹朱一人获利得好处。这句话即是尧帝对其子丹朱的政治交代,堪称是千古名言;体现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追求。一句话把尧帝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情怀和意志坦露无遗;这是尧帝的伟大之处,他否定自己的儿子来做其继任者,目的十分明了,就是为了天下人的共同利益。有学者认为,尧帝除生有丹朱之外,还有九个庶子;但这十个儿子均被否定了。在那个久远的年代,父子继立帝位,通常认为是常道;求贤而禅让,则是反常而合于正道的行为。这种选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仅要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而且也必定要克服重重阻碍;因为帝位的交接往往意味着权势的转移,事关各大利益集团的得失问题。尧帝七十岁时得到了舜,又过了二十年告老还家,令舜来摄行天子之政。他在禅让二十八年后驾崩。有学者认为,他实际在位共九十八年,享年一百一十七岁。司马迁写道:“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即说老百姓对尧帝的辞世非常悲痛,如同父母去世一般。三年之内,四方之境,没人进行娱乐活动;人们以此表达对尧帝的深切思念。这是对尧帝之勋业的最高评价。据《皇览》一书记载,尧帝之冢位于济阴城阳;《括地志》认为尧帝陵在濮州雷泽县以西三里处,而雷泽县原本是城阳县。
尧帝驾崩后三年之丧完毕,舜帝也许出于谦逊,主动提出把天下归于丹朱,并且“避丹朱于南河之南”。即自己躲到南河的南面去了。南河指的是尧都平阳以南的一条大河。但此时尧帝的选择已经深得民心,故难以改变。司马迁写道:“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即说诸侯们去朝觐舜帝而不去朝觐丹朱,打官司的人去找舜帝而不去找丹朱,讴歌的人并不讴歌丹朱却只讴歌舜帝。这说明民心所向发生了压倒性的作用,丹朱即使再有想法、再想夺回帝位也已经没用了。舜帝的这一招实际是以退为进,也是要试一试民心的反映;他未必就是要把帝位让于丹朱,因为他已经摄行帝位很久了。在这种情况下,舜帝说了三个字:“天也夫!”即说这大概是天意啊。而后他就义不容辞地来到居于中部的都邑,坐上天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