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看封皮、扉页、自序、目录、封底,你的阅读前自我提问是什么?你觉得这是一本讲什么主题的书?
关于《认知觉醒》这本书,我的自我提问是:怎样才能做到自我觉醒呢?
首先我一听这书的名字就非常有力量,认知觉醒讲的就是: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何为改变呢?书籍的作者说了,阅读此书就是在少走很多年的弯路,少过很多年浑浑噩噩的生活,此书真的是个宝典,非常对我胃口。
书中又说,要通过书中的方法来实践,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改变生活,让自己重获新生一般富有激情地生活。
我开始好奇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并迫不及待翻阅了……
《认知觉醒》第1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看完这章,我的收获:
书中说: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刚读完《坚毅力》这本书哈,而且是坚毅2.0版本,是之前的升级版,感觉更烧脑啦,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阅读《认知觉醒》后,我第一印象深刻的就是这句话,耐心不是坚毅力的结果,原来耐心是一个过程,是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认知造成的,具有长远目光的人会变得特别有耐心,正如那些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善用耐心,来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如:物理学家牛顿,就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经历了999次实验失败,还是要坚持去完成那第一千次,按照他的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只要你变得有耐心。
1.你对大脑又有哪些认知升级呢?
书中作者说:按照人类的进化史,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它们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如果把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老人,那情绪脑就相当于一个55岁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的宝宝。
所以对于理智脑来说,哪怕它再聪明,也无法去和两个成年人抗衡,因为它只是一个宝宝呀,虽然说理智脑是经理,但作为力大无穷的两个下属,它们说罢工那可就是立刻罢工不干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喜欢享受安逸和稳定了,这都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功劳。
我们无法一下去改变,但作为理智脑可以和他们说说好话,比如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玩一下,那我们先完成学习任务,再来玩,你一定会更加享受这个过程的。”
不要和本能脑,情绪脑直接对抗,而是想办法说服他,这样我们就能一点点改掉拖延和贪图享受的坏习惯。
书中还说了一种高级的方法,就是让本能脑和情绪脑去享受做困难事情的乐趣,这一点做到后,理智脑的权威就更大了,下属会乐于去做事,还有享受这个过程。
2.焦虑分为哪几种?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焦虑分为:
1,完成焦虑。
2,定位焦虑。
3,选择焦虑。
4,环境焦虑。
5,难度焦虑。
焦虑的根源是:
1,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2,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3.对耐心的理解,怎样拥有耐心?
书中,作者说了一段很发人深省的话: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这段话对我的感触很大,原来不是我学习得不够多,而是我没有真正进入到深度思考,带来行动改变。
作者也例举出了解决方法:
停在表层,我们就会陷入欲望漩涡,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忙忙碌碌却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层,盯住实际改变,我们就能跳出盲目、焦虑、浮躁的怪圈。
比如: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作为一名长期主义者来真正学习,思考,改变和成长,才能从内而外拥有耐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拥有长远眼光,而不是急于求成。
我的行动清单:
1,坚持每天阅读,每天学习,每天完成作业。
2,坚持每天写一封情书给自己,自我肯定宣言要坚持做。
3,每天要锻炼身体,开开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