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生气通天论
十二、三焦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1、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如果人不阴平阳秘的话,由于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阳气不能卫外,寒邪就容易侵袭,寒一入里则生内热,这个热是为了驱寒而逼出来的热,所以中医不叫发烧,在《伤寒论》里一律叫发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黄帝内经》把一年的气分为六气,第一气就是厥阴风木,所以春天最容易感受风邪,风邪“留连”不去,到夏天时,就会出现心脏的病变和腹泻。“洞泄”的“洞”指的是心脏问题。为什么“春伤于风”就会得心脏和腹泻的毛病呢?原理是:春伤于风邪,肝木伤,则不能生火,火不足,则心气内洞,就是心脏出问题;肝木伤,则不能生火,火不足,到夏天时,火又不能生土,脾土就弱,脾土弱,则水谷不化,就出现吃什么拉什么的腹泻。
身体里面的垃圾能成为粪便,并以条状黄软、痛快地拉出来,可是我们生命里最精细的一件工作。若粪便毛细,属于心肺大虚;如果夹杂食物,是脾虚;如果便秘,是大肠燥气过重,或中焦气滞;如果不成形,是大肠火不足;如果有拉不尽的感觉,是肺气虚……可你到医院检查,是检查不出什么虚的。虚,一定先在“无形”上虚,让你看不见,然后慢慢才进入“有形”。就好比有人总在无形中伤害你,无形的东西积累多了,就成了有形,总有一天,你就不干了。
内洞,指心洞,就是心里发空,心悸,心慌。古人认为心里面的窍最多,有七窍,所以最玲珑、最机敏。但若心精不足,窍就闭合了。
比如现在很多人说自己记忆力不好,什么都记不住。古人认为这属于心精不足,心之官为思,心、脾精不足,记忆力就差。这时医生就爱上两个药:远志和石菖蒲。用远志祛痰开窍,用石菖蒲开通心窍,安神益智。用过石菖蒲、远志后,窍是开了,但持续性不强,还是记不住事儿。因为还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心血不足。窍虽开了,心血不足的,开的这个窍就定不住,支持不了多久,就又闭住了。如果在方子里加上红参或党参,专门滋补心肺之气,心肺之气足了,心血也足了,随着远志、石菖蒲的祛痰开窍,这个病才可以治愈。
中医看问题,主要看前一季,夏天得的心脏病和腹泻病,全是春天没有养好,夏天的病,要找春天的生发之机,因为病根在春。
2、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这是说: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病。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甚至可能发展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的春天,就要发生温病。四时的邪气,就这样交替伤害人的五脏。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暑,就是火热,心火克肺金,金就是肺。到秋天就为痎疟。
总之,夏天伤于暑湿,火熔金,秋天就得肺病,咳嗽、打摆子、过敏症等,要想不得这些病,就得夏天养好。高手治病治原因,低手治病治结果。庸医永远是治结果,病,长皮上了就治皮,这不对,皮上的问题一定是治肺,高手一定治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这两个病都得治。如果气血无法营养末梢,那就得治心;心,如果不能把血脉打到末梢,又是因为肾的动力不足。所以一个皮肤病又要治心,又要治肺,又要治脾,又要治肾。能看到肺脾就已经是很好的中医了,但能看到心、肾这两个层面,则是更高了。
“秋伤于湿”,就会出现咳嗽,“发为痿厥”,一个是咳证,一个是痿厥,几个病呢?三个病,一个咳嗽,一个肌肉萎缩证,一个四肢冰冷证。
“秋伤于湿”,为什么会咳?咳,属于自救,是要把上焦的湿邪、寒邪咳出去。现在我问大家,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也就是说水液在我们身体三焦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上焦的表现,是雾状,是气化状态,一般不会凝结,气化不足,则成痰涎。上焦运化最快,快,事物就不凝结;慢,就容易聚集。
好东西聚集还可以,坏东西聚集就伤人。我们要只跟喜欢、高兴的人在一起,无须忍,无须怨,经脉通畅欢快。如果和谁待在一起不舒服,一定马上离开,人生苦短,没时间耽搁。有一种温柔,是源于内心和体力的强大,叫柔和;有一种温柔,是因为内心和体力的不支,叫柔弱。前者淡定从容,后者娇怯惶恐。跟前者共处,你渐渐也会心平气和;跟后者待久了,会生出些不耐烦。有人就问了,为什么不能跟柔弱的人在一起?因为柔和的人不纠缠,柔弱的人则易纠缠,依赖性太强,也消耗人。柔弱的人之所以让人不爽,是因为太黏人。老被柔弱的人黏着,也耗气。力气也是气,精力也是精,能攒着,就别被无聊的人耗了。所以,跟什么人在一起很重要,有些是共养,有些是群耗。
上焦如雾,上焦一旦运化慢了,就储水,心肺浸在水液中,心脏突突,叫心悸,又叫风水心。心跳加速,就是想把水赶跑,可又没劲儿,就心慌。上什么药好呢?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这方子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茯苓,渗肺心湿,渗,就是一点一点渗,快了不行、慢了不行,快了慢了都对肺心有伤害。什么东西咯噔一下没了,都有点儿让人接受不了。一定是渗、透,一点一点渗,渗没了,才好。茯苓这味药,特别好,如果你老咳白痰,它可以把上焦的湿气渗没了,痰也就没了,但它不会很快,只要是一个“渗”字,就不主张快。桂枝,通心阳,其作用有点儿类似于西药里的小剂量阿司匹林。现在电视里公开说,西方社会只有一个养生药,即50岁以后,每日要补充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说这样可以避免心脏疾患。发热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出汗降温。什么让身体出汗呢?心,心液为汗。只要汗能出来,就是心脏在起作用,所以阿司匹林可以激活心的功能,排汗以纾解高热。因此阿司匹林的功能和桂枝有点儿像,但阿司匹林是化学制剂,桂枝是天然植物,那我们干吗不用桂枝而用阿司匹林呢?
在这个方子里,茯苓、白术这两味药都在解决水的问题,桂枝在解决风的问题,甘草解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茯苓,渗上焦湿;白术,祛中焦湿;桂枝,通心阳;甘草,强心。每味药可以干自己的事,又可以组成组合拳解决根本问题。医理明澈,用药如用兵。真是妙不可言。
“中焦如沤”。相对于“上焦如雾”,“中焦如沤”就是中焦像湿地,或沼泽,是水液在生命中的另一种状态。中焦要腐熟食物,要运化万物,非沼泽态,则无法进行这一切。沤,就是运化、发酵,所以,如沤的沼泽态就是中焦的本来面目。同性相吸,所以中焦很容易招湿邪,过湿,则增加脾的运化,可人又多思而伤脾,因此中焦湿邪最难化。本来脾土生肺金,可此时脾土为湿土,上逆,与肺金相顶,则为咳,就是“秋伤于湿,上逆而咳”,所以此时的“咳”,属于自救,治疗就当祛中焦之湿,以“土生金”的方法来救肺。也就是说,要想让肺好,就得让脾土好,只有脾胃才能生肺金。土,若不能生金,则发为痿厥。咳,不可怕;发为痿厥,才可怕,因为湿气不除,则留滞在关节,侵伤筋膜,进而出现痿厥证。
痿厥,痿,是肌肉无力症,脾主肌肉,所以,又是脾病。中医知道此病病根在脾,祛风、驱寒、祛湿,健脾就可以了。因为,脾病的根有三:风、寒、湿。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意思是,脾运化无力,不能向四肢疏布水谷精微,肌肉便一天天地缺气少血,久之,筋骨无力,肌肉萎缩。所以,此病以健脾为第一要务。
厥,指四肢冰凉,萎和厥是不一样的,痿,是精少,属阴虚;厥,是身体的动能不足,气血打不到末梢,属阳虚。四肢冰冷叫四肢厥逆证,又叫四逆证。《伤寒论》里的通脉汤、四逆汤等治疗这些病非常有良效。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话非常有名,所有春天的瘟疫都源于这句话,春天的瘟疫源于冬天为寒邪所伤。“温病”因时疫而出现发热等症状,既然是时疫,就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症状来辨证,目前“温病”的定义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这应该和《黄帝内经》所言的“温病”意思不同,《黄帝内经》说“温病”的根底还是“冬伤于寒”,以寒邪居多。这个要细究起来,会出现中医派别的争执,也就是说,现在一派认为春天时疫的根儿是感受温邪,所以多用寒凉药。而按《黄帝内经》此句理解,春天时疫的根儿是感受寒邪,所以多用温热药。不必多管其核心内涵的争执,按自己参悟的医学理念,坚持“正行勿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