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贵阳,细雨蒙蒙,空气是冬季里特有的清咧咧地冷。我们一行四人,很顺利地找到了广源寺。
连这次,是第三次见佛德了。
佛德很年轻,八五年生人。对于发心发愿修行的人,我是非常佩服的,尤其他曾经这么顺利,还这么年轻。
佛德出生书香世家,自幼研习书画,偶获般若心经诵读,便痴迷不已。十九岁读大学时,觉幻世非真,于是发心出家,并有缘成为天台宗第四十六世传人。苦心修行,发心建立六六和正信道场,以期净化人心,同圆种智。
为什么要修安受苦忍?因为苦是解脱因。让我们发起离心,去除骄矜和傲慢,让我们对轮回众生心生悲悯,羞作恶而乐行善!
广源寺座落在金鳌山山间,三面环山,树木与竹林环抱。一路行来,山路沿石壁而建,崎岖而狭窄,如有两车相遇是无法汇车的。如不知此寺的人,应该想不到这深山之中还会有这样一个寺庙,有佛缘的人才会找得到吧。来过两次,都非常幸运地准确地找到进口,沿路而行的尽头就是广源寺。
雨雾中的广源寺,彼具仙意,迷雾中,唯有寺峙立,安安静静。庙宇之前空无一人,一只猫静立。大殿之中梵音、朗诵经文的声音一阵阵传来。我们沿阶而上,原来正是晚课的时间。大堂内僧人们正在做道场。我们悄悄进入,在佛祖面前跪下,闭上眼,听诵声起听清音悦,心也跟着慢慢安静……
(大堂在这寒冷的冬季格外地冷,僧人诵经的嘴呼出白白的气。薄薄的僧棉袍显得单薄无比……)
跟着做完晚课。佛德招呼我们跟着吃晚饭。因为没有打招呼而来,并没有准备我们的饭,结果善心的修行人,把饭让给我们吃,他们吃面条。
煤炉旺红,炖的山药萝卜汤里面煮着他们自己种的绿翠的蔬菜,好香。
吃饭时的佛德,如果不是那一袭僧衣,感觉与平常人无异。说起什么好笑的事朗朗大笑起来,露出他洁白的牙齿。甚至我们一起聊起共同的朋友时,他就象一个邻家的弟弟。我说:第一次见你,你给了我一个苹果,第二次见你,我供奉了苹果,这第三次见你,你又给我一个苹果,看来我的顽疾真的要断根啦。佛德笑着言:你这么迷信啊?!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晚餐后,我们来到佛德的禅房。佛德师父擅长抚琴,而自己做的这盏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好简单而又好特别的灯啊,上面全是师父手写的古琴谱哦。
佛德师父也随兴来到琴前,为我们抚上了一曲。烟雨中的深山古寺,幽幽琴音飘起,僧人用他纤长的手指轻轻抚着古琴,清濯的脸庞表情肃瑟。
因师傅们晚上还有功课要做,我们辞别出来。烟雨的暮色中,只见僧人慢慢走进大殿。寺不大,修行的僧并不多,但是,却可以这样坚持刻苦修行,真乃让人敬佩不已。
深山中的空气,格外清新,置身其中,有种周身通泰之感,真希望可以在这儿住上一年两年……
但冷冷的空气,让我们赶紧进到车里,把暖气打开,车好暖气也升得快,很快就感觉暖和了,人也舒服起来。一路下山,很快进入灯火迷离的尘世。
不为物欲不为物诱,放下一切去潜心修行,也真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
下山回城的路上,车在细细雾雨中穿行,车上时有时不有的音乐在淡淡响着。四人一时无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四人中,有两位与佛德初次相见。沉默最终被这两人打破。其中一位言道,哎,我觉得他六根也没有清净呢,并例举说明。而另一位则一直沉默不语。我们告诉他,首先僧人也是普通人呢,修行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要把他看得太神秘,并且用一个架子把他架起。
不修行的时间段里,说说笑笑才正常,虽远离了尘世修行,但凡人终究食人间烟火才可以继续修行之路呢。那怕是修为成高僧大师,也要懂得适当地接地气。这才是真正睿智之行之言之为。也才可以真正影响众生普渡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