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反思式写作行动探究——以汉教专业为例 》研究过程性资料
今天是学习《论语》的第四节课,学的内容是《为政》篇。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1、我学到了哪些知识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详细展示,标明出处)
出处:《为政》篇的第四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我是怎样用它的?
在二十多点的年纪,还正是处在学习的阶段,虽然还不能有所成就,但也要在三十之前做出点成绩,不管做什么事情,真的像孔子说的“三十而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统一,不能只有思想,意志却没能坚持下来,那样是不行的,更要行为一致,那样才算做到了知行统一。就像我之前的简书中提到的,我有拖拉的毛病,现在一直在慢慢改正,如今已经好很多了。要继续坚持下去才行,做到了并成为习惯一直做下去,那才能真正的算是改掉了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