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格律
咱们在网络上聊天的时候,你讲话注意发音格律,那就叫矫情。
但是你在朗诵诗歌作品的时候,注意格律,那叫做负责。
如果你创作的是近体诗,强调格律,那是基本原则。
所以,还得看情况而定。
格律是什么?格律是汉字发音的腔调规则,抑扬顿挫,起承转合,高低上下,错落有致。
只要是发出声音的说话,注意格律,字正腔圆,绝对是对交流有好处的。为什么有些人说话磕磕巴巴,有些人演讲流畅激情?跟人的性格有关,跟他的稿子是否注意语言格律也有关。
但是题主很有可能问的是“写诗过分注意平仄格律算不算舍本逐木?”因为现在凡探讨格律都是针对写诗来的。
平仄格律
平仄格律是古人总结出来学习、规范近体格律诗发音的一套字词音韵规则。
诗歌大类分为现代诗和古诗。现代诗没有平仄格律要求,大体押韵就好了,用的语言系统就是白话文基础上的修辞加重。所以,现代诗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而古诗大类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等等。其中近体诗、词牌、散曲都是格律体,只是随着时间往后推移的文体,格律要求呈现出越来越宽松的趋势。也就是近体诗要求最严格,词牌在体式上要求严格,押韵上要宽松些,而散曲就接近现代的歌词,只是以文言文为基础,附着于曲牌。
而诗歌创作者往往在表达满腔激情的时候不愿意遵守平仄格律限制,虽然在徒歌的吟诵方式中,会不自觉地抑扬顿挫,寻求发音清朗,实际上是暗合格律,但是并非固定要求。这样创作出来区别于近体诗、词牌、散曲的这些作品即是古体诗。
格律和意境是相辅相成的,是一首好诗并驾齐驱的护航者。两者不是竞争关系,也不是敌人,自然也没有“本”、“末”之分。
关于意境
如果创作古体诗,注意格律,写出来的是律古,语句念起来也比不注意格律的好听。
如果创作近体诗,注意格律是基本要求,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所谓诗歌的意境,也是通过字词的形式搭建起来的。
那些不愿意学习格律的人,开口就是“格律诗诗歌的镣铐”,这种思维才是真正写出既朗朗上口,又意境深远的大敌。语言规则这种入门的技能都不愿意学习,哪里谈得上什么营造意境?都是偷懒的借口而已。
说格律限制了意境,首先得看作品有没有意境?
注意格律对烘托意境,只是锦上添花,不存在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