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黑客其精髓在于利用分析数据指导产品,通过快节奏测试和迭代,以极低甚至零成本获取并留存用户。
增长黑客的自我修养:
一,组建专门的黑客团队
组建一个增长黑客团队,小团队运作,打破深井病,足够公开透明,并且有自我革新和进化意识。成员有增长负责人组建一个增长黑客团队,小团队运作,打破深井病,足够公开透明,并且有自我革新和进化意识。成员有增长负责人+产品+开发+数据分析师+营销,需要有高管负责;
二,优质产品和服务,是增长的本质
锚定好产品,这是根本,在没有好产品之前,大力推广增长,那么增长得越快死的越难看;
过早进行推广增长会导致,浪费金钱和时间,没法把早期客户转化成忠实粉丝,反而领他们失望;
AHA时刻,用户使用产品眼前一亮的时刻。回答了问题:产品对什么样的用户为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找到“啊哈时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问卷调查,一种是衡量留存率;
产品创造了增长,不是增长创造了产品;
三,区分北极星指标和虚荣指标,利用增长杠杆
首先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分析,列出自己的基本增长等式
北极星指标
关键指标的进步一浓缩、缩小范围,唯一重要的指标。专注于北极星指标,可以使企业不偏离路线。
四,快速试错
通过不断专业的试错来验证事实。不要怕犯错误,也不要怕承认错误,要不断试错,认真反省和快速迭代,找到正确路径。
建立待测试想法库,一个完整的待测试想法,应包含想法名称、想法描述、假设以及待测指标四部分,并打分;
ICE评分法:衡量你的想法的ICE——
I=impact(影响力),即这个想法可能带来的影响力;
C=confidence(信心),即你对这个想法成立有多大的信心;
E=ease(简易性),即这个想法操作起来的简易性。
每一项满分为10分,分别打分后,将三个分数相加,再除以三,得到一个平均分,这一组ICE评分就是这个想法的初步评分——也由想法的提交者一并提交
黑客团队将排定好优先级的待测试想法一一部署、实施,并跟踪记录相应的数据变化,并定期召开增长会议;
实践方法:
1获客
明确用户画像,培养少量核心种子用户,让用户参与到产品中,成为爆发的原子核。
2激活
A/B测试,优化产品细节,“不让用户思考”的方案
绘制通往“啊哈时刻”的路线图,并快速试验来验证、改进它。
转化=欲望-摩擦,增强用户的欲望,或者减少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摩擦;降低用户活跃门槛,优化用户体验;
3留存
避免不必要的用户流失:通知骚扰;系统BUG;功能庞杂
基于产品定位功能合理延伸,让用户有事可作,提高用户黏性
不断迭代,优化产品,必要时进行有损服务
4传播
核心:摆脱分发渠道束缚,让每个用户都成为传播的节点!
用户传播心理:①喜爱;②逐利;③互惠;④求助;⑤炫耀;⑥稀缺;⑦害怕失去或错过;⑧懒惰;⑨有用
这个增长黑客给我们团队进行产品化的敏捷提供了一套可行方法论和非常多的操作实例,其中的做法和我们推行的敏捷思想是紧密相结合的,比如推行跨职责的小团队,使用测试想法库来建立PB,利用ICE评分来进行优先级排序,利用快速迭代来快速试错,利用数据收集分析来进行度量改进,召开增长会议进行总结回顾等等,活生生的敏捷方法在产品增长上的应用;我们可以把将“增长”理解为一种软件开发。量化所有因素,分析数据、事物间的相关性。按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流程反复迭代。用科学的方法取代运营人员的经验和一闪灵光。书中在数据的应用方面给出了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如何利用数据进行获客,激活,留存,传播,而这结合我们最近工作中的用户跟踪植入并可视化等等工作是非常贴切的,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关注产品数据,分析产品数据,根据产品数据来指导我们的产品改进,形成正向循环,实现我们产品的高增长,给用户以良好的使用体验,价值变现。
无论是小产品还是大型企业,增长是获得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不增长,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