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这样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哪还有未来可言?
难怪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让他纵欲享乐。
垃圾快乐
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是什么引发了垃圾快乐?
那就是能让人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说:
游戏、八卦、直播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
孩子一旦尝到了垃圾快乐的甜头,就会上瘾,忍不住地想要更多,甚至会让意志迷失,忽略了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垃圾快乐,不仅拉开了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步步毁掉孩子。
垃圾快乐,危害堪比毒药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爱玩游戏,刷视频,爱看电视剧,沉迷于垃圾快乐无法自拔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对能获得短期快感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
以前觉得孩子玩游戏没啥,但等到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后悔已然来不及。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么束手无措,要么暴力制止。
显然,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因此,千万别让孩子沉迷于垃圾快乐,一旦陷入,就只能一步步沉沦。
父母是孩子和垃圾快乐之间的一道墙
避免孩子在垃圾快乐中沦陷,重回正常的学习,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当孩子在垃圾快乐的边缘疯狂试探时,不如试试这三个方法:
1. 言教不如身教
孩子天生就会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杨绛先生也说:
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很重要。
家长用自己的行为引领孩子,比讲千百遍道理更有说服力。
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多运动、不过度沉迷于手机,自己就要作为榜样先行动起来,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2.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禁果效应”,也叫“亚当夏娃效应”,意思是:
越是禁止的东西,就越会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就越想要得到手。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是个漫长的过程,严防死守从来不是最佳选择,循序渐进才是。
3. 可以陪伴,就不要走开
心中有更广阔的世界,就不会沉溺于小小手机这一方天地之中。
父母应该尽量空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下奔跑,放下手机、丢掉ipad,忘却电子产品。
只有真心地陪伴孩子,主动关心和靠近孩子,才能让孩子在爱的守护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忘却虚拟世界带来的“美好”。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不如说拼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孩子是否遭受垃圾快乐的荼毒,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并不大,主要是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痴迷垃圾快乐的根源。
愿每个家长,都能用爱和陪伴填充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