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沉迷于“垃圾快乐”

试问这样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哪还有未来可言? 

难怪有人说,毁掉一个孩子,让他纵欲享乐。

垃圾快乐

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

是什么引发了垃圾快乐?

那就是能让人获得短期快感的事物。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说:

游戏、八卦、直播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

孩子一旦尝到了垃圾快乐的甜头,就会上瘾,忍不住地想要更多,甚至会让意志迷失,忽略了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垃圾快乐,不仅拉开了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步步毁掉孩子。

垃圾快乐,危害堪比毒药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爱玩游戏,刷视频,爱看电视剧,沉迷于垃圾快乐无法自拔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对能获得短期快感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 

以前觉得孩子玩游戏没啥,但等到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后悔已然来不及。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么束手无措,要么暴力制止。

显然,这两种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因此,千万别让孩子沉迷于垃圾快乐,一旦陷入,就只能一步步沉沦。

父母是孩子和垃圾快乐之间的一道墙 

避免孩子在垃圾快乐中沦陷,重回正常的学习,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当孩子在垃圾快乐的边缘疯狂试探时,不如试试这三个方法: 

1. 言教不如身教 

孩子天生就会模仿,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 

杨绛先生也说:

好的教育,榜样的力量很重要。

家长用自己的行为引领孩子,比讲千百遍道理更有说服力。 

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多运动、不过度沉迷于手机,自己就要作为榜样先行动起来,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2. 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禁果效应”,也叫“亚当夏娃效应”,意思是:

越是禁止的东西,就越会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就越想要得到手。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是个漫长的过程,严防死守从来不是最佳选择,循序渐进才是。 

3. 可以陪伴,就不要走开 

心中有更广阔的世界,就不会沉溺于小小手机这一方天地之中。 

父母应该尽量空出时间,与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下奔跑,放下手机、丢掉ipad,忘却电子产品。

只有真心地陪伴孩子,主动关心和靠近孩子,才能让孩子在爱的守护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忘却虚拟世界带来的“美好”。 

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不如说拼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 

孩子是否遭受垃圾快乐的荼毒,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并不大,主要是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父母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痴迷垃圾快乐的根源。 

愿每个家长,都能用爱和陪伴填充孩子的心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沉迷于“垃圾快乐” 别让垃圾快乐毁了孩子的一生。 by 简单无妨 近日,微博上关于“学生上网课...
    简单无妨阅读 314评论 0 6
  • 近日,微博上关于“学生上网课的真实状态”的话题,引起了上千万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其中一个博主分享的高赞视频,让人唏...
    超级记忆阅读 397评论 0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1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802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