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骑行情侣路,好像定格在十多年前的记忆里。今晨醒来还不到5点,看见厅里的自行车似乎激起了久违的冲动。
出门不久,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零星小雨。有二十岁的心情,没有二十岁的心脏。只好打道回府。无奈 心有不甘,于是穿上外套,带上雨伞,重新出发。
海滨公园和珠海渔女通常是来珠海的必逛之地。在这拍渔女是摄影者不变的话题,看日出为小青年永远的激情。
曾经这巴士站常驻着早餐车,为早起的”鸟儿”买“虫“吃。和十年前相似:边骑边逛。天慢慢变亮,灯陆续熄灭。
共享单车是伟大的发明。曾经一月丟两单车的痛点记忆犹新。想当初为拍香洲港的灯塔和海鸥,半推半扛走过一两公里的乱石缓洪堤。
其实,共享单车也并非近年的发明。十余年前骑着“共享”单车环游情侣路是珠海的流行元素。只不过那时没有手机支付。
名亭公园海燕桥一直是通往野狸岛唯一的通途,如今要拆除令不少老珠海摇头惋惜。也许大家想留住的不是桥,而是那些美好的点点滴滴:拍日出、抓螃蟹。或嘻戏追逐或相互偎依,或登山观景或下海摸鱼。
海燕桥即将被这座现代化桥梁代替,希望以后过来还能记得起留恋往昔。
这里有房车吉他,也有帐篷泥沙。生活既可以精细且精致,也可以简约却不简单。
今年登上春晚的日月贝让珠海一夜成名。靠近欣赏,确实为她的艺术和技术所折服。
这里曾经是渔民交易收获之地,如今被政府取缔,搬迁到遥远的洪湾码头。
取而代之的是会所游艇码头。是否有驱散贫苦,迎接富贵之嫌?
如今的养蚝基地曾写满”禁止打蚝“的标语,政策和生活一样爱开玩笑。
这些小型机动船,过去算得上豪华的家伙。那时基本为泡沫或轮胎加上竹杆或木条搭成筏子。一盏油灯,一艘木伐,一张渔网,江枫渔火对愁眠。
野狸岛的野游区。一两个皮球,三两个油壶充当救生圈为生命保驾护航。最有特色的是泳毕一瓶淡水连喝带淋,而后讲究的用浴巾裹住更衣,也有的直接扒光更衣。偶有女同胞误入禁地,红着脸掉头就走。这一幕今晨再现:)
往日惜惜,记忆犹新。在求变求新的时代和纷繁复杂的生活里还能找回不少十余载的记忆 ,心中难免激起小小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