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写作了?
反正我是很久没有写了,原因很简单,没时间嘛。
但是,当我好久不写作之后,却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拖延了很多,或者用流行的话说,内耗了很多。
对于工作和学习上,甚至生活上的事情,我都没那么有行动力了,能拖着就拖着。
如果只是拖延,问题倒是不大,少赚点钱嘛,反正也买不起房。
但关键在于,拖着的过程让我内心很煎熬,那是一种混合着自责、担忧、幻想和恐惧的煎熬。
这种煎熬很不好受,虽然活儿是没有干,但能量确实被消耗掉了,人也确实累着了,而且拖到最后往往活儿还是要干。相当于干一份活儿,受两份累,相当不划算。
这种情形,当然不能给自己贴一个拖延症和内耗的标签就完事儿了,毕竟这俩标签我少说也给自己贴了七八年了。如果贴标签有用,还要内省干嘛?那么,就来看看是怎么个事情吧。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最应该干什么,却会拖着不干,或者不情不愿直到被逼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干,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是复杂的。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加粗的两个词——应该和不情不愿,也许问题就出在这里吧。
内耗在于不被允许
我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我还有我想做的事情没有做。而且,在当下手头这些紧急的事情面前,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是不被允许的。
这种不被允许,可能来自超我,可能来自大脑这个多元政体里的其他部分,也可能来自身边的人的压力。亲人,朋友,领导,师长,他们的眼睛,或者被内化了的他们的眼睛,在盯着你。
他们在告诉你,花钱雇你过来是干活的,不是做自己的;他们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先结了燃眉之急再说;他们在告诉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承担你的责任了,哪能一直不想做就不做啊;他们甚至还会告诉你,你想要做的那些事情是很重要没有错,但是现在,请先把紧急的事情做了,以后再去做那些事情吧......
然而这个以后,往往是很久很久以后。
于是,在这种不被允许面前,我总是要反抗一下的,因为那些我想做的事情真的很重要,关乎到自我认同,关乎到我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如果不能做想做的事情,那就耗着好了,那就什么都不要做好了,那就让我躺着刷一刷手机,内耗一整天好了。
拖延也好,内耗也罢,都是一种反抗:当“被允许做自己”的感受被夺走时,就用不行动来夺回一点点自主权。
全职做自己
拖延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对另一个更深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是问题本身。拖延只不过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罢了。
那么,想通这一点之后,“拖延症”的解决方案也就来了:拖延是解决方案,只要问题不存在了,解决方案不就自然没有了嘛。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那就,就允许自己每天有96分钟的时间,去阅读,去写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天塌下来也不改变。
至于为什么是96分钟呢?
因为它足够短,不会影响工作赚钱养家;又足够长,每周五天工作日,每天96分钟,加起来刚好8小时,直接凑了一天出来。
每周8小时,如果周末能再凑8小时出来的话,就约等于全职工作了呀。
毕竟每周工作的5个8小时里,少说有3个8小时是在摸鱼划水,真正有效的也就2个8小时而已。
做自己,我们是全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