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是O的继承,是OKR的重要组成元素。KR是指设置一些关键结果,通过它来证明你的目标(O)可以被完成。前面提过,从系统论角度,要把OKR看到深度量,而不是广度量,也就是不能野蛮的通过数值来拆解目标,而是要把目标拆解成逻辑耦合的子目标。
以埃隆马斯克的火星载人作为一个O:在2050年以前,成功地送100万人前往火星旅行。
分析:分析这个目标的可行性,首先技术上可行;然后能够获取收益,也就说这个目标是有价值的。
KR(关键结果示例):
KR1:要有载人航天技术
KR2:将每个乘客的火星旅行成本降低到20万美元。继续分解:降低成本一是要降低火箭的制造费用,通过火箭可回收计划来实现,二是要降低燃料成本,通过选择甲烷燃料来解决。
总结来看,有效目标的四个要素:
1. 需要定量。好的O是定性的,并且有感染力,但KR需要是定量的,从而提供足够的清晰度,能够度量目标完成情况,可以选择使用时间点或者数量值来定量KR。
2. 要有挑战。KR的设置与O一样,要有挑战性,挑战性的KR能够引发付出努力的动力。
3. 可以衡量进度。KR需要能够支持你频繁看到自己的进步,比如通过阶段性的目标或者周期性的反馈来显示KR执行过程中带来的个人进步。通过这种因素带动你的创造力。
4. 要有正确的动机。“过犹不及”,设置目标时不能为了目标而目标,要从O分析KR的设置合理性,保证KR能够支撑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且单个KR达成的结果也是有益的。
有效目标的制定还要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1. 着重体现关键项,而并非罗列。执行KR不是要达成的KR罗列的工作列表,而是要达成罗列的工作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服务于最终的O。每个O的KR不能超过5项。
2. 我们的KR要基于结果,而不是任务。KR不是描述具体的工作项,而是这些工作项达成的效果。比如减重3斤是效果,做30个深蹲是工作项。
3. 尽可能多地考虑可能性。KR的制定不能局限在某个方面,要从广度的角度深挖哪些KR能够支撑最终的O。比如减肥不仅仅是运动,节食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号的KR。
思考题:针对上一篇文章制定的关键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注.脱敏后的内容)
01完成XXXX业务规划
KR1:形成一个初步思路,并与三个相关部门沟通交流。
KR2:根据交流结果最终成稿,完成公司级汇报。
02完成XXXXXX项目
KR1:与用户完成3次沟通,针对沟通结果形成项目成果。
KR2:与内部沟通项目所需内容,确认内部产品状况。
KR3:针对项目成果组织项目组内部2次沟通以及公司级1次汇报,保障成果质量。
03学习CISSP第三、四章
KR1:每周完成3个小时的教材阅读学习,每次阅读形成阅读笔记。
KR2:根据学习过程中,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查阅相关公众号、新闻,阅读10个相关文章,并形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