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孩子”的智力应当这样开发
1. 父母要善于运用诱导法开发孩子的兴趣和智力
所谓诱导法就是在孩子没有戒备心理的状态下,父母为孩子设置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奋斗目标,并借用某种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行动的方法。运用诱导法要有一个好的时机,对开发孩子的智力能起到一个有效的作用。父母在运用诱导法开发孩子智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的奋斗目标一定要适中可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可给孩子设置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设置的一个高目标,孩子经过努力达不到,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如果设置的目标太低,不用花费多大努力,轻易就可达到,也起不到诱导的目的。只要这些奋斗目标适中可行,是孩子经过努力可达到的,那么,他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从而乐意去接受父母提出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另外设置“目标”的内容不必一开始就是学习方面的,可以是改正缺点、培养习惯、学做家务、掌握技艺等方面的。待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之后,再在学习方面提出奋斗目标,这样做就容易为孩子接受。
(2)巧用多种诱导方式。父母在诱导孩子时,要注意巧用多种诱导方式。一种是语言诱导,即通过含蓄、间接的语言,向孩子传递你的思想,促使他按你的意图行事。二是行为诱导,当孩子做作业时,父母在一边安静地看书读报,比监督他学习效果更好。这就通过自己或家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许多时候行为诱导比语言诱导更为有效。三是环境诱导,即通过环境间接地让孩子接受你的思想或改变他的行为。古时“孟母三迁”就是孟母慎选住址、巧用环境诱导教育孟子自幼热爱读书的典型例子。父母也可人为地设计环境来达到诱导的作用,如在书桌前贴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等。
(3)多一点表扬和鼓励,避免不当批评引起的消极诱导。孩子都是这样,听到表扬的话,做事的意愿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受到自己所信赖的人,如受到父母的褒奖,孩子会更加用功努力。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受到褒奖会觉得愉快,也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应适度地表示自己的欣喜:“嗯,真不错!好好努力一定会更好。”一句鼓励的话会产生一颗上进的心。如果孩子一时学习碰到了困难或成绩暂时不理想时,父母如果责备孩子“你怎么这样笨!”,或者袒护孩子“我家孩子学习很聪明,就是马虎”。父母这种有意还是无意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总是把这些评价看成是某种提示,并产生消极诱导的教育效果。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好用功,一定能成功!”这表示了父母对孩子的信心,也是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2. 引导孩子参加实践活动,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动手成功的兴奋点,使孩子能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这样多次实践,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会增强孩子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兴趣是求知的老师,是发展智力非常重要的内动力,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运用“实践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当“老师”的要具备新的知识、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不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父母要耐心地解答孩子对事物好奇在头脑里产生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种现象表明孩子在动脑、在思考,家长帮助孩子解开了谜底,使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有利于智力开发。
(3)鼓励孩子大胆实践。父母应该充当辅导老师的角色。父母在孩子动手实践过程中碰到困难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当孩子出于好奇拆坏了某物时,父母切不可采取打骂等方法教训孩子,这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打击孩子的求知欲。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才能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智力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手脑并用既能发展智力,又能培养能力,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3. 善于运用思维方法开发智力
比如,引导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启发孩子热爱生物,告诉他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千差万别,结构复杂、精巧。如有些海洋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天然“海水淡化器”,能调节体内盐分的平衡。如果让孩子了解这些,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对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
观察需要思维,边看边想,才能观察得更深刻。观察力称为智力的门户,所以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告诉孩子,鲁班能够发明“锯”,就是由于他能细心观察。小草划破皮肤,许多人可能都碰到过,但没有思考其中的原理,而鲁班不仅看,还要探究其中的道理。锯的发明,正是在对平常事物的观察与思维中得到启示的。在不断的启发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勇于探索,引发孩子的参与意识,从小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围绕一个课题进行发散思维,参与者相互启发,填补知识空隙,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以产生众多的设想。然后,采用综合集体创造力的一种方法即风暴法。它要求参与者都像突击队员那样,勇敢地向共同的目标前进。此法运用于家教中,就是让孩子对知识有更全面的、深刻彻底的了解,父母为孩子设想一个知识课题,然后围绕课题让孩子作发散性思维,父母共同参与,给孩子以补充、引导。
4. 善于运用数学游戏法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父母在跟自己的孩子做游戏之前,首先根据孩子的知识水平不同设计一下游戏的形式、内容。对于孩子来说,太难或太简单的游戏都唤不起他们的兴趣。在孩子较小的时候,父母可以和他们做“猜猜这是什么形状”“谁大谁小”的游戏,让他们初步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稍大一些,你就可以通过做游戏让他们认识“1~10”的数字。再大一些,你就可以和孩子玩扑克牌,比较数字大小……当然,每个孩子的智能、接受能力不同,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游戏,让孩子在娱乐中促进他们的智能发展。
此外,父母经常用“对!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好,再想想还有别的方法吗?”“真聪明!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等具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在孩子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就能启发孩子进行创造性探索和尽展其潜能。
总之,在游戏活动中,只要父母做有心人,就能让孩子的智力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