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坚持每天写文章,这是我每天一篇的第50篇,文章以“读书分享”为主,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记得告诉我,为我赋能哦!
案例一:青春期叛逆的女儿
一吃完午饭,妈妈就对着玩手机的女儿说:“中午饭吃了,该做什么了?”女儿:“看完这点”。
妈:“写个字据,不然你又不讲信用”,女儿沉默以对。妈妈继续道:“现在该做作业了,做试卷,我来给你找”,女儿继续不理。妈妈提高了音量:“你不能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赶紧去做,我管你吃管你穿,好吃好喝的供着你,水端到你手里,你凭什么不好好写作业,不好好读书,难道叫你做作业不应该吗?”最后女儿把水直接泼到了妈妈身上,母女扭打在一起。妈妈最后气愤的甩下狠话,“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便你怎样,离婚。”
这个案例中的妈妈,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
命令和威胁是她最常采用的方式,初中的孩子了,还不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作业负责,就一味的命令、威胁,孩子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呢?
案例二:让人头疼的爬树宝宝
住在20几层的家里,一个6岁的孩子,父母他在阳台放肆的玩,没人管,;用东西打人、骂人、说脏话,没人管;不停的看电视、手机,没人管;出门什么都想要,不满足就撒泼打滚,父母一味妥协和满足……
这样的父母是典型的放任型父母。
这样没有规矩和原则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案例三:只顾说自己的母亲
女儿:“妈妈,我今天在校车上被别人欺负了。”
妈妈:“是吗?你们校车给这个师傅开,真是一个明确的决定,他有非常好的经验啊!”
这个妈妈,做得就是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他们常说,你怎么会饿?摔一下没什么大不了吧?你要再不吃我就再也不给你买了!你到底是不是个男子汉?
当很多父母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父母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案例四:只有糖才能让他安静下来
一个三岁的孩子,非常的黏人,妈妈一刻都不能离开,一离开就大哭大闹,在地上撒泼打滚……妈妈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要孩子能够安静下来,就给他糖果和电视看,家里有各式各样的糖。
这样的妈妈采用的是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用小贴纸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考试考了双百奖励200元,这种行为叫做贿赂。
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案例五:完不成的女孩
妈妈面对6岁的女儿,要求她做作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一道都不能错,否则就所有的都重新抄写,再做。要求她在15钟之内,必须穿起所有的珠子,做不完就没有晚饭吃……
这个妈妈做的都是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分清楚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孩子贪玩错过了晚饭时间,结果没饭吃。这叫做直接后果,家长可以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饭吃,不用生气。孩子没穿完珠子,不给吃饭,这是消极后果,因为穿珠子和吃饭之间本身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这时候的孩子感觉到的就只有家长的负面情绪,并学会用暴力沟通的方法对待他人。
案例六:被吊打的孩子
孩子把邻居家还未成熟的橘子,摘得满地都是,父亲知道后,拿绳子把孩子绑在电线杆上,不停的抽打,孩子险些丧命。
这样的家长,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只有体罚才有作用,孩子才能记得住。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的了暴力是管用的。
最后还有一种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孩子是神童,希望孩子什么都会,希望孩子超越年龄的懂事……
在管教孩子中,父母常常出现这些误区,以至于亲子关系越来越差,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导致青春期时叛逆、反叛。
当你管教孩子的时候,请自问:
1.我有没有否定、忽视或者轻视孩子的感受?
2.有没有用打击孩子的方式去惩罚或者教训他们?
3.有没有用消极的方法去驱动他们?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请从现在起思考你的替代方案。期待大家,明天和我一起来讨论该用什么样的替代方案来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