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照例去体育场跑步。本来计划跑步1小时,但坚持1小时之后,跑着、跑着我忽然间体悟到那种身体乏累焦虑、心慌不安的感觉再难受仿佛也伤害不了我,而所谓的“我”正是允许诸多情绪变化发生的广大无垠空间。在这种正念体悟觉察下,我又加速飞奔了好几圈,一边奔跑一边仔细觉察接纳那种身体乏累不安的感觉,与之拉开心理距离,发现它果然伤害不了我,跑步结束之后感觉身心轻松澄澈、自由安宁。
最近有幸读了国内著名心理学者曾奇峰老师《曾奇峰的心理课》,还有李国翠老师的《习惯逃避 回避型人格自救手册》等心理学通俗读物,感觉很受启发。如你所知,人是自然之子,更是社会动物。我们的生物本能决定了每个人天生喜好享乐美食、食色性也之类,而一旦遇到危险或麻烦,我们的生存本能则会立刻启动或战或逃的原始本能反应,助力我们要么逃跑求生,要么战斗求生。就像数百万年前生活在非洲大裂谷的古猿人一样,看到剑齿虎立刻就撒丫子逃跑,而看到能够战胜的其他部落敌人、或弱小的野生动物之类就勇敢战斗到底。
而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生活挑战或问题往往不再生死攸关,很多时候反而需要我们适当克制或战或逃的本能反应,三思而后行、或正念觉察后再行动,此时本能的战/逃反应就有点反应过度,甚至它反而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成了问题本身也未可知。
把原始逃跑本能转化为正念觉察、积极接纳
比如我们面对人际互动压力、考试升学压力、找工作自谋生路压力、恋爱婚姻压力,以及各种外在生活境遇诱发的内在情绪感受压力等,此时我们可能本能般地想要逃跑、跑到心中期盼的无忧无虑“幸福在别处”的某个地方。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曾经说过,“人类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源于对痛苦的逃避。”我们往往会习惯性或无意识地采取各种心理防御方式,比如拖延懈怠、暴饮暴食、死宅自闭、以及所谓佛系、丧系文化等来企图逃避自我面临的各种人生问题、逃避人生本该承受的痛苦不适,但逃避只能起到暂时自我催眠效果,长远来看只会导致一切越来越糟。
显而易见,外在动态变化的生活环境及人生境遇,必然会给我们的内在身心造成各种焦虑压力、痛苦不安感受,此时如果我们一味逃避、压抑、隔绝内心消极情绪感受,导致的结果反而是深陷诸多负面情绪感受中无法自拔。而如果我们能够克制原始逃跑本能,鼓起勇气直面体验、觉察接纳内心痛苦消极感受,在内心创造空间,允许它们“如其所是、而非如我们所愿”,那么此时自我内心的这种感受体验就被称为“纯净的不适”。尽管依然很难受,但我们一旦敞开心扉接纳内心各种难受情绪,允许它们在内在广大无垠空间中自然发生,这些负面感受就会遵循发生、发展、高潮、消退的情绪变化规律而自然消亡。
而如果我们无意识或下意识地逃避、杜绝、压抑各种负面情绪感受,那么这些情绪反而会滞留内心、迁延不去。此时我们不仅要承受痛苦情绪本身的重负,还要承受对其逃避、压抑带来的额外痛苦压力,这种情况就叫做“不净的不适”。各种情绪不适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不适的拒绝、挣扎、逃避和压抑,从而导致情绪的二次污染、乃至引发连绵不绝的痛苦焦灼。
事实上,我们一天到晚内心各种情绪的出现、发展以及消退,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都是在与外在环境持续互动、因缘和合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说我想高兴马上就能高兴,我不想焦虑马上就能不焦虑一样。
就像我们看喜剧片哈哈大笑一样,笑过之后情绪很快就会归于平静,没有人会特别留意这个情绪平复的自然进程。而一旦我们陷入痛苦焦虑情绪,立刻就会大加注意,并想方设法用尽干预办法想要这种消极痛苦情绪快快过去;而没想到的是,你越是违反情绪发生发展规律,干涉情绪的自然进程,消极情绪反而越是卡在那里,始终在你内心徘徊不去。
另一方面,你越是习惯性地逃避、压抑、乃至杜绝各种消极情绪感受,同时你也就无形中隔绝了积极情绪感受,因为各种情绪都共用一根情绪管道(个体身心)。你长年累月压抑杜绝所谓的消极情绪,也会引起自我积极情绪觉察、体验能力的降低乃至萎缩,从而导致你的整体生活感受能力也随之下降。你变得就像木偶人一样,整天不悲不喜、木口木面多么可怕。
把原始战斗本能转化为价值贡献与人生业绩
人除了有原始逃跑本能,还有原始战斗本能,或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原始天生的攻击性本能,就像野生动物遇到挑战就想要通过战斗、打架来解决一样,这种原始战斗本能或攻击性本能,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生命力的旺盛源泉之一。
但人毕竟是社会动物,社会系统的一整套文化习俗、道德规范及法律准绳根本不允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肆意挥洒原始战斗本能。我们的这种原始强大生命力,只能在法律及道德框架内,通过象征性、升华性、文化性等社会规范允许的方式方法来予以创造性、建设性地表达。比如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打工人通过努力工作取得好业绩,社会人通过拼搏创业开公司、发大财;作家通过写书、厨师通过制作美食、工程师通过设计产品等等之类,都是在通过社会系统允许乃至鼓励的方式来象征性、升华性、建设性地表达自我攻击性本能。
而如果你不按照社会规范约束来正向表达或升华自我攻击性本能,而是非要通过打架、肢体冲突、野蛮杀伤等原始方式表达或发泄自我战斗本能,那么小则引发人际冲突,大则触犯法律,被社会绳之以法。
另外,还有一些人无法有效通过外在学习工作、创造业绩等正当途径来表达、宣泄自我攻击本能的人们,并非意味着他们的这种原始强大战斗能量就会消失,而是通常他们会把这种原始攻击本能朝向自身,从而导致自我攻击。自我攻击的后果往往是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当然最严重的自我攻击会导致自戕、死亡。
所以说,无论如何,我们一方面要警惕自我攻击本能朝向外界他人,给无辜他人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我攻击本能朝向自身,导致自我攻击、自我挫败;而是要把这种原始强大的战斗能量,积极正向引导向好好工作、创造价值、取得业绩及人生成功上面来。如此一来,你既满足了宣泄自我攻击本能的愿望,又收获了人生成果,可谓一举两得。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在面对各种外在生活挑战及人生境遇动态变化时,一定要警惕被自身或战或逃的原始本能反应无意识绑架。而是要一方面清醒洞察、充分接纳外在环境引发的自身内在情绪感受变化;另一方面不被这些情绪感受所束缚、带着对各种积极消极情绪的正念觉察,勇敢迎接外在生活工作挑战,善于用自我升华、象征性、文化性的方式引导原始战斗本能力量,去创造美好生活、去创造辉煌人生成果。
曾奇峰老师说,“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如此一来,你就会收获两方面的人生果实。一方面是清醒觉察接纳内在情绪感受而不被其束缚、绑架的能力日渐增长;一方面是创造性、建设性地把原始攻击本能转化为工作业绩与人生成果的能力日臻完善。两种能力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助力我们的人生过得越来越自由智慧、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