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红君:
很高兴认识你。
虽然见过你的文章,却还没有认识你的姓名。远在他乡,愿意帮助我的你呦,是那样的单纯和善良。独乐不如众乐,一个人独行不如一群人一起努力,在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激励。我知道自己不孤单。我懂你的意思,你要拉我一把,拉我上路,因为你知道我是那样的迷茫。去年两场大病,两场手术后,我彻底改变了自己。以前的我很活泼很积极,努力向上,知道自己的方向,于自己的专业深处不断求精求进。而病后,我很失落,尤其以后要终身吃药,让我每天都得提醒自己是个病人。所幸的是骨子里我是积极健康乐观,让我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起落。我谢绝了所有朋友的探望,并每天去学校,即使是不工作,我也要让自己找到工作的状态。我和朋友们说,不用专程看我,我不想把这当成一件事,那样我会耿耿于怀,终身难忘。
有人说这种病术后,就像体内住了一个魔鬼,你要时时控制他,不要让他掌控着你的人生。所以我在时时与他斗争着,这是我的心魔。恰好这时候遇到了你们。在我长草的心上种了一棵极简的种子。整理心情,先从整理房间开始。除去杂草,才能赢得新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做到了。现在我不再用购物充实我的人生,所需即所要,不让自己沉浸在物欲里。
这几段时间,疫情出现,我时时刻刻关注着,直到疫情离我们越来越近,所在城市由一而百,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开始闭关,每日窝在自己的巢里,微博、网易,微信、淘宝来回切换,死亡、求助,封城、囤积不停关注,心毛躁躁仿佛又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当死亡逼近的时候,简书是一片净土,可惜我很难回归。这几天,我又逼迫自己拾起书本,从短篇读起,拿出笔墨,圈点勾画,让心归于平和,在字里行间寻找生命的美好姿态,静待春天的花开。
窗外的鸟早已喳喳唧唧,此时,我又看到了你给的消息。记日记,加入大群体。我有认真听并做了笔记。从生活中去找素材,仔细观察点滴,完成大于完美。今天你和我说了很多,我感激你的真诚相待,你在影响着我,虽然我时时默不作声,可你如春雨润物无声,今日雨水节气,做我人生的导师,你当之无愧。我也是老师,也最爱用行动影响他人,当莘莘学子满天下,桃李芬芳时我也会无比欣慰。谢谢你让我听到了《樊登听书》,我听了三本,也认真做了记录。最爱《自卑与超越》,让我《刻意练习》,认真反馈。
我承认,只有付费,才能珍惜这些课程,免费往往让人觉得降了身价,反而不去在意它。知识虽无价,但绝不能免费。我想起唐僧去西天取经,到了大雷音寺,交了钵盂换得经书,佛主也说“经,不可轻传”。孔子教学也必收学费,因为,知识贵重,不可轻视。我是读书人,不会不懂得这些道理。只是,我想有不一样的人生路。我爱极简这个群体,我爱樊登这个群体,同样,我很尊重记日记这个群体,这个习惯真的太好了。从五年级开始,我就爱记日记,不仅记,我还喜欢读给朋友听。记得在高中时代,心如阴霾,每天都面对着厚厚的书籍和如山的压力,我把这些都诉诸于日记,直至高三。后来有次心血来潮,我把所有的日记本都烧了。当时烧的莫名,连现在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是觉得之前的作品是无病呻吟?
从2008年,我也一直在记日记,记录生活的点滴,记得随心随意。我喜欢记真实的日记,想什么写什么,如果把日记当成文章来写,在我的想象中有很多读者,我就会写得很刻意,会有大量的辞藻堆砌,甚至不自觉地让自己迷失在唯美的文字里,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我在简书上也写了很多的日记,不过被自己私密起来。关于生病,关于手术的细节,关于住院时候的所感所想,都在我的日记,都在我的心里。所以,日记与作品是不相等的,作品有创作的成分,我不想把自己晒在众目睽睽之中。我愿意分享作品,那仿佛是我新生的孩子,需要襁褓去呵护,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看。
你今天问我理想是什么?你想著书,我很羡慕,人生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梦想。虽然遥远,却也早晚触手可及。我还是想多看书,因为没有不吃桑叶而吐丝的蚕宝宝。今天我开始努力看书。一下午,我没有回你的信息,我看了一下午的书。晚上,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你我的心情。写给你,也是写给自己。
谢谢你的一路陪伴,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