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二王继立难延宋
第三节 福州陷
到公元1276年六月,淮西、淮东降元后,小朝廷还拥有浙江小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两广、四川合州等地,兵力也有二十万之众,如果团结一致,用心经营,也许能够拖延岁月,可事与愿违。
首先是陈宜中和文天祥意见不合;其次是陈宜中和陆秀夫意见相佐;另外张世杰倚仗自己握有重兵,见文天祥威望颇高,又排挤文天祥。杨太妃之弟杨亮节,自恃护驾有功,居中秉权,秀王赵与檡多劝谏,杨亮节挤压他。皇亲之间、大臣之间,政见不合本是常态,朝廷如果运转正常,皇帝可以居中调解,可如今朝廷流亡、皇帝小儿之辈,小朝廷的骨干成员面和心不和,各弹各的调,怎么拧成一股绳?散乱的抗元形势如何,我们分区来研究。
江西招谕使吴浚,聚兵于广昌县,竟然收复了南丰、宜黄、宁都三县,在江西东南部异军突起;攻取了秀山;傅卓在江西东部浙江西部交界的信州、衢州活动,百姓都响应。
可惜好景不长,吴浚很快在南丰失败,翟囯秀闻元大军来,即退兵,傅卓更干脆,失败后即投降了。
八月,张世杰派都统张文虎与吴浚合兵共十万,和元军狠干了一仗,欲收复建昌军(江西南城),结果宋军失败,吴浚退回宁都。十二月,吴浚放弃瑞金奔汀州(福建长汀)。公元1277年正月,江西招谕使吴浚在汀州投降,江西暂时平静了。
再看广东。小朝廷命赵溍领兵入广东,东莞人熊费本来为元军守潮州、惠州,九月,雄飞闻赵溍来,以兵响应,围攻广州投降元军的梁雄飞,梁雄飞跑了,赵溍收复广州。月底,元军吕师夔、张荣实率军进入江西和广东交界的梅岭关。
赵溍派部将曾逢龙和熊飞率军到梅岭抵抗,十月,在南雄大战,曾逢龙战死,熊退到韶州(广东韶关),元军尾随其后,围韶州,韶州韶州守将刘自立投降,熊飞不屈,巷战而死。十二月,元军逼近广州,赵溍料抵挡不住,弃城撤退,广东大部陷落。
又看浙江。八月,秀王赵与檡率军为婺州(浙江金华),元大军赴援,赵与檡退军到处州(浙江丽水)。十月,元军在阿剌罕、董文炳率领下,进攻处州,知处州李珏投降,赵与檡率军退至温州,和元军大战失败,赵与檡和弟弟、儿子,观察使李世达、监军赵由葛、察访使林温等,全部以死报国,知温州方洪投降,浙江全境陷落。
最后看福建。小朝廷在福州。七月,文天祥拟去温州指挥作战,陈宜中觉得自己舍弃温州南下福建,脸面无光,想依靠张世杰的力量杀回浙东、浙西,不同意文天祥提议,而让文天祥去南剑州(福建南平)建立同都督府。
可文天祥前脚刚到南剑州,陈宜中又以加强福建防御为借口,任命王积翁为福建提刑招捕使兼任知南剑州,负责福建北部防御;黄佺为福建提刑招捕使兼知漳州,负责福建南部防御,架空了文天祥的指挥权。九月,文天祥只得另谋出路,南下汀州,欲进兵江西。
八月,漳州叛乱,小朝廷又命陈文龙为闽、广宣抚使征讨平定。月底,兴化军(福建莆田)又叛乱,陈文龙再次出马,知兴化军。大家看看,福建巴掌大的地方,机构重叠,指挥混乱,统属不明,怎么迎敌?
十一月,阿剌罕和董文炳拿下浙江后,即南下福建,攻建宁府(福建建瓯),守臣赵崇矶被擒。与建宁府相邻的邵武军(福建邵武)、南剑州守臣赵时赏、王积翁一溜烟跑回福州。福州的小朝廷听元军杀到了不远的邵武、南剑州,陈宜中和张世杰一商量,觉得“走为上策”。准备海船,请小皇帝赵昰、卫王赵昺、杨太妃等登船,随行十七万军,民兵三十万,浩浩荡荡南下泉州。直到此时,小朝廷的实力仍然颇为不弱,最起码比当年赵构仓促接位时强百倍,为什么不能延续下去?时也?命也?势也?实际还是人祸!
小朝廷搬家了,留守在福州的知福州王刚中和王积翁等,立即投降了。
小朝廷到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来拜见,蒲寿庚在泉州盘踞了三十年,最早担任市舶提举(泉州海关),逐渐成长为招抚使,在泉州可谓是树大根深。
蒲寿庚请小朝廷留在泉州,张世杰不同意,张世杰担心留在泉州,被蒲寿庚扣押出卖了,结合蒲寿庚后来表现,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是,张世杰离开泉州之前,未和蒲寿庚打招呼,因为不够船只,直接抢掠泉州民船和财物而去,引得蒲寿庚大怒,将留在泉州的宗室和士大夫一锅烩了。十二月,蒲寿庚投降元军。同月,元军攻陈文龙的兴化军,陈文龙被擒,不屈报国!
佐料:《宋史.陈文龙传》对陈文龙的殉国过程,有详细记录。
知福州王刚中投降元军后,欲为主子卖力,派使者至兴化军,劝降陈文龙,陈文龙毫不含糊,将使者杀了。放副使带信回去谴责王刚中辜负国家,同时整军备战。
元军主将阿剌罕再派使者招降,陈文龙又斩(客观讲,这些使者的勇气着实让人敬佩),有人劝陈文龙投降,陈文龙道:“各位怕死,谁告诉我,此生谁会不死?”
陈文龙派部将林华在边境埋伏,这个林华倒好,反而先投降元军,引导元军至城下,兴化军通判曹澄孙开门迎敌,陈文龙及家人被擒。元军劝降,陈文龙坚贞不屈,受尽凌辱,陈文龙指着自己腹部道:“此中都是节义文章,逼迫有用吗?”(说得多么铿锵有力啊!)绝食而亡!
陈文龙母亲被关押在寺院里,病重,无医药。左右探视哭泣,其母道:“我和我儿同死,死有何憾?”随后阖目而逝!
众人赞叹道:“有其母必有其子!”收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