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国文学习的目标。
——略谈学习国文
从一名学生到一位教师的身份转变,我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从一而终不曾改变。当小学时代就开始写日记、写作文、读后感、读书笔记、演讲稿到中学时代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升入高中也曾尝试诗歌的创作,提及大学时代,自己的语文方面的学习反而退步,最多写写大学生活的感受而已。当看到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感受到了自己对于语文学习浅薄的认识,同时也庆幸自己在三十而立之年读到此书,实在是幸福之事,可以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问及为什么要学习语文?这个问题着实让我不能脱口而出,现在的我也许会说是让我有能力去阅读去思考我自己的人生,大学时代也许是能够考上研究生,高中时代则是为了高考这座独木桥而备战,小学初中则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文化,养成阅读的习惯。语文学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着这样一个督促作用——由于家里存放着姐姐们的书籍以及父亲买的礼仪方面的书籍还有母亲储备的幼儿书籍,有了这座移动的阅读宝库,我的阅读量不仅扩大而且丰富了许多。当阅读量积累一定程度,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层次的提升,在用字措辞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同时也对语文学习有了更浓厚的乐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第一个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第一个上交习作、第一……当第一养成了习惯,自己在不经意间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且语文学习的兴趣一直持续到了高中,大学时代自己的阅读仅仅限于对图书馆少数书籍的阅读,国内外名著也是粗略翻过几次就还回去了,现在想想追悔莫及啊!
从自己的经历看过来,感受到了语文学习魅力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从阅读开始改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积累词句开始写作之路,每一步的成长都与书形影不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讲将教材内容转换为阅读式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仅仅是讲讲文章内容、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一知半解的“看懂弄透”文章内涵,这样的学习方式无论如何是不能提升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更不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这个变化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局限于说教和监督,更要以身作则的起到示范表率的作用。
大道理对学生行不通,因为学生在这个时代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手段拓宽了视野和思维,反而身教的作用胜过对于学生的说服教育。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书籍简单的阅读不算是语文教学,更不算是掌握了语文学习方式方法,而是盲从肤浅的认识语文学习和教育。顺应学生的年龄成长阶段的特点,语文教材的选编设计排版也是有其目的性的。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生字、熟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能够简单的完成习作;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从小学基础上接触文言文以及外国名著导读,文章的选取没有长篇大论的篇目,而是易于讨论、见解的选段,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这对学生成长特点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要看到仅仅是学习教材内的文章篇目不足以完全恰当的养成学生学习阅读习惯,更要进行相关联的群文阅读、对于阅读,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以及培养阅读兴趣。
当阅读和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则是成功的,反之还需要努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成长在阅读环境、写作能力的提升状态下也将会有长足的进步,诚然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但语文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为了这个方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