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周期性地陷入困惑里。这种困惑,在我二十来岁的时候,我更愿意管它叫“迷茫”。而在我三十来岁时,我觉得那是一种岁月流逝但自我不确定的恐慌。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坚信,未来一定更好。这个“更好”指的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飞跃式的改变和成长,比如现在能够坚持做一些什么事,几年后的自我和生活就会有颠覆性的变化。所以我特别热衷时间管理、个人成长的各种话题,也通过一定程度的坚持,感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确认感。但每当我停下来时,困惑就出现了,因为我总是执意要给所做的事情,冠以实用性和功利性的意义感。
最近读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村上把跑步作为一种隐喻,写了他的诸多人生态度。他对于生活的坚定、接纳和泰然处之,给我很多启发,突然发现以前的许多困惑已迎刃而解。
第一,人生态度。“如论何事,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都不太计较,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认真、专注地完成当下的坚持,不谈输赢,比昨天的自己有所进步就好。如果没有进步,仍要在接纳中坚持。
第二,规划与取舍。“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定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松弛失当。”
我们都希望自己做到平衡又八面玲珑,但大多数时候,往往会纠结在失去中,最终心态失衡。在日暮时读书或听音乐放松精神,尽早作息,用简单高效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的规律感和幸福感。
第三,面对衰老。“我已经到了一定的年纪,时间自会拿走它那份额度,怨不得任何人。这就是游戏规则,就如同河水想着大海源源不断地流去一样……不管怎样,这是我的肉体,有着极限和倾向。与容貌和才华相同,即便有不尽人意之处,也没有足以取而代之的东西,只能靠它拼命向前。随着年华老去,这种状况便自然而然形成了……手头上能有点东西,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能够这样思考问题,是年华渐去一事为数不多的好处。”
每个人都害怕变老,不管是容貌上的、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但我从不能熬夜、身体日益沉重、皮肤松弛、健忘中已经感受到自己正远离青春,正视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坦然接受年龄的安排,并从中汲取时间厚度的力量,比哀叹青春流逝更要有价值。
第四,接纳自我。“缺点和缺陷,如果一样样去数,势将没完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赤身裸体站在镜子前,一一列举自己肉体上的缺点,这颇为悲惨的记忆依然留在我心中。负债居多,进账却根本看不到,这就是我这个人可怜的资产。”
专注于寻找和确认自己的缺点,为了防御别人不喜欢自己,那就自己先讨厌自己来。就这样,缺点越来越大,优点却寻之不见,不如从容接纳自我,找到心理平衡之道。
第五,与他人相异。“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世间方是世间。别人自由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能在同一道风景中看到他人的景致、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东西、选择不同于他人的语句,才能不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来。……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
他人即地狱,小时候我们活在父母的期望里,长大后又顾虑太多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畏首畏尾,有时候自我怀疑。时常徘徊在他人意见中对自己提升并无益处,不妨找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独一无二的特质,进入自信—提升—更加自信的正向循坏。
最后,过程与终点。“我觉得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如同活着一样。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有意义,而是为了便宜地凸显这过程的意义,抑或转弯抹角地比喻其局限性,才在某个地点姑且设置一个结束。”
时间不会停下,它会一路向前,永不停歇,但感受和变化不会消失,我们只能原封不动的照单全收,也许这正是人生。
就像村上引用过作家毛姆的一句话,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跑步”的路上,与其不断关注他人与自我的比较、青春与衰老的比较、失去与获得的比较,不如关注自我的步调,在心灵的路上悠悠然放松“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