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从魔都又回到了成都。忙着找工作,忙着聚亲朋,没有个落脚地,读完了3本书。
一、《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
收拾行李时打算扔掉一些书减轻负重,轮到这本时,想起了两年前初到上海,我满怀期望的跑到书展,向心仪的BOSS(华杉)买了这本签名售书。
那会儿的我给自己的规划是成为一名懂艺术的策划师,粗略看过一点广告业的书,觉得华与华是一家还不错的公司,就兴致盎然的跑了过去。这会儿我多少在行业里学习了两年,越发觉得这家公司的厉害,但与华板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了。
回到读书。
这是我所读过最详细的孙子兵法讲解,逐字逐句,可比自己似懂非懂来得深刻。摘一个主要观点:
“以正合,以奇胜”。奇,这个字念ji,是预备役部队;而不是qi,奇谋技巧。军队首先要有强大的正规军,在此基础上搭配预备队,才能争取最大概率的赢面。故事里那些以少胜多、逆风翻盘的案例,可遇而不可求,更不是兵法的根本,尤其是“三十六计”,绝对不能和“孙子兵法”等量齐观的。
这也正如我们的工作,首先要有专业面上的实力,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小聪明,也偶尔抓到个大机遇。
二、《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
挺好的一本书。
简单一点的理解,创意来自于积累,是“生活”和“艺术”的二元碰撞。复杂一点的还没理解到。书的语言风格也很舒服,值得以后再翻阅。
三、《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
这本书真的是,毁三观啊!
我们先看下官方介绍:在瘟疫肆虐意大利,10名男女躲进一所乡村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那么,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呢?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然后不管俗世伦常、大杀八方,造成了很多无辜的受害者。但是!人们都称赞他们的爱情,他们也理所当然的过上了幸福生活。没天理...
另一个角度,有人介绍说这书是本“行走的小黄书”。我看下来露骨的文字并不多(反倒有一些很有趣的比喻),都是围绕着戴绿帽产生的小机巧,小朋友也是可以看的。
有一个知识点:“十日谈”并不是10天,这中间还包含了两个周末的安息日,一共是15天。我当时的一个想法,薄伽丘写这书虽然是为了批判天主教会,但即便在这种小细节上,也还是遵从天主教的规定的。可以看出,明面上是在批判,但内心里还是想警醒堕落的教士们,希望天主教会向着越来越好的世界发展。
总体来说,这书和我们的时代脱节太大,故事描写也偏向于寓言,可读性不高。
年度书目《Bible》,阅读进度《Ezekiel》,时间进度-9.9%。
哦豁,九月就没有看《Bible》,连英语单词也都没背,堕落了堕落了。原因是生活节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