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说家,她是专门写侦探小说的。
她设计了一个谋杀游戏,但是在设计这个游戏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有人真的想要谋杀。
那就请波洛过来帮忙,找一下凶手是谁,或者说阻止一场谋杀。
当然,在波洛来的时候,当然不是以这个名义了,是以一个颁奖嘉宾的身份过来的。
可是,波洛没能阻止这场谋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首先被杀害的对象恰恰是那个在谋杀游戏中扮演死者的那个小女孩。
接下来又有一个人失踪了,这个人其实就是后来被证实的凶手老婆。
那个失踪者的尸体一直找不到,而她的丈夫就说,他不相信她被杀害了,她一定还活着!
他们认为谁是凶手呢?前几天,接到了一封信,她表哥要过来看她。她接到信后就觉得很害怕,说她表哥曾经杀过人。
其实这都是假象,都是凶手塑造出来的,让大家误以为是表哥杀了她。这样就可以把凶手推到她表哥身上。
之后呢,又死了一个人,死者是那个小女孩的爷爷。不过,大家都以为他是年纪大了,意外身亡。事实上,这是第3起谋杀案。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波洛找到了那位凶手的妈妈,跟她说,其实你的儿子并没有死。波洛劝她把真相说出来。
她的儿子被大家以为死了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的身份,娶了一个有钱的老婆,结果就变成了有钱人,变成了什么爵士。
人们都以为是个外地来的贵族买下了这里的庄园。但是这里的老年人却认出了他,其实就是个小女孩的爷爷。
爷爷在无意中跟小女孩说起过去的事情,所以小女孩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成了被谋杀的对象。
说说波洛是怎么破案的吧!
他首先去拜访了那个凶手的母亲,没有收获,但是证实了他的猜想。
然后他又打电话给那位侦探小说家,因为他觉得小说家有一些洞察力。所以他就问那个小说家一开始是怎么设置这个游戏的。
她本来想把这个地点设置在哪里呢?小说家告诉波洛,一开始她找到一个自以为合适的地方,但是有人却觉得这个地方不行,最后就有人引导她把地点改到了最终的目的地。
拜访了凶手的母亲之后,就证实了凶手的妻子是有人假扮的。其实他一开始就杀了自己的那个很有钱的妻子。然后,他又让现在的妻子扮演前任有钱的妻子,因为大家都不认识她。其实母亲是知道这些事情的,她其实比较喜欢第一任妻子,所以,有时候她在谈话中提到他妻子时会用过去式。
像这样的蛛丝马迹,中译本的读者可能没办法发现疑问,因为中文翻译过来之后就没有过去式的痕迹了,如果直接看英文原著的话会比较好。
波洛也去拜访了那个小女孩的一家,他发现小女孩有一些零花钱,然而并不是父母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