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我观看了蒋军晶老师的“文学的课堂与策略的课堂”线上讲座,作为一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蒋老师的讲座带给我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思考,让我对策略教学有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知。
语文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教师除了要带着学生去欣赏文学,还需要落实语文要素,例如:策略的学习。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一个单独的策略单元,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到困惑,不知策略单元如何教。蒋老师通过丰富的课例娓娓道来: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什么”,第二要让学生集中精力学,第三要教更下位的方法、技术,第四要尽可能将策略可视化,第五牢记三分讲,七分练。
蒋老师说:“光教策略是没用的。重要的是要去多尝试运用这些策略。”“教”和“运用”在课堂上如何分配时间?需要记住的是三分讲,七分练。三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习了预测策略,之后也带着孩子们运用这种方法学习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说实话,刚学完第一篇课文,孩子们对于预测是一知半解的,但是随着后面课文的学习和运用,渐渐对预测有了清晰的认识。蒋老师说的三分讲,七分练,不仅适合于这一个单元,其他单元和课文同样适用。老师教方法,学生去使用,并在课外阅读中运用、训练,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
说到策略,便不得不提阅读策略。那什么是阅读策略呢?记得之前看过蒋军晶老师写的一本书——《让学生学会阅读》,书中是这样说的:“简单地讲,阅读策略就是读者根据理解的要求、文章的性质弹性调整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阅读策略,学生在自己阅读时才能举一反三,成为卓越的阅读者。”我觉得我们依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对字、词、句、段的分析,这些毕竟还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在群文阅读中不可能字斟句酌,它更多关注的是谋篇布局,甚至文学创作手法。这就是矛盾点。所以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阅读也提出了让孩子学会默读、浏览等要求。那么群文阅读首先就要让学生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材料阅读完。其次,在教学中教学生一些实用的切合时代需求的策略,例如:预测与推论: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进行预测和验证。策略为梯,发现至上,学习策略会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蒋老师生动风趣的讲解,让我对于教材中的策略单元不再望而生畏,无从下手,我也会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