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爱家乡的山和水。其中第一个话题是关于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在二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当中,没有一个孩子回答是深圳,他们或者东北,或者湖南湖北,或者福建江苏、安徽、河北等等,反正就是没有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深圳人,没有一个孩子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深圳。对此,我专门百度了一下,百度的AI智能回答如下:
家乡的定义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也可以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 xiānɡ,基本意思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
家乡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泛。通常,家乡是指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是具体的城市、村庄或社区。然而,家乡也可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一个人曾经生活、学习、工作过的地方,甚至是一个人精神、情感的寄托之所。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工作调动而在不同城市生活过,这些城市也可以被视为他的家乡。
从以上定义来讲,这个年级的绝大多数孩子的家乡应该是深圳才对,他们口中的家乡其实都是他们父母曾经的故乡,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人认为深圳是家乡呢?我思索了很久,感觉应该从家乡的情感联系说起,虽然很多孩子生在深圳,长在深圳,但是他们的父母的老家仍然是父母辈心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家乡还有很多亲戚朋友,逢年过节还回去走访,孩子们跟着父母回去度过了很多美好时光,留下了很多美好珍贵的回忆,那里是孩子们与亲戚朋友联系的纽带,让他们感受到亲戚朋友的温暖和爱,是他们某种意义上的精神依托。
而深圳,虽然“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孩子们仍然觉得这就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