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街百年往事——开篇(三)

百年四平街往事——开篇(三)


每个地方都有传说或故事,四平也不例外。

说到四平,首先得知道四平来历的背景。大家都知道,东北就是过去叫关东的地场,具体点说一般指山海关以北的广袤地区。自从满族倾族入关以来,东北这疙瘩就没有多少人了。满族的贵族们都进入关里抢地,似乎把关外大片土地都给遗忘了。朝廷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严禁汉族人进入东北“龙兴之地”垦殖。并在顺治时期开始,在关外分段修建了千余公里“柳条边”。

“柳条边”外大部分地区都是蒙古王爷的领地。当然了插“柳条边”边是为防止蒙、汉等民族进入边里,因为柳条边里也是满族发祥之地,当然需要保护起来。

所谓柳条边,是于在东北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堤防壕沟,因在土堤上植柳条,谓之柳条边,又名条子边。当然堤上插柳条是有讲究的,规定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柳条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内二尺,外露四尺。有句话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是最容易活的植物,所以,掰个柳树枝在边壕插上就能成长起来。

柳条边不是长城,也没有军事意义,只是防止人们随便进入边里,以免破坏“龙兴之地”。但隔一段距离设置边门,并配备兵士,是兵士们住的地方。后来开禁,竟然成了稽查税收的关卡。

让清朝朝廷没想到的是,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导致汉族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特别是当发生暴雨连连,发生了罕见的水灾。暴雨不但冲垮了河流堤坝,还让河流多次改道,迫使那里的人们流离失所。可以说真是饿殍遍野。加之朝廷腐败,苛捐杂税繁多,人们为生存不得不拖儿带女被迫离开家乡,进入关东谋生存。而此时,沙俄趁火打劫,逼迫清朝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全部领土。

为此,清廷被迫对蒙古大草原部分地区解禁放垦,允许汉族人进入关东开荒种地,直到1897年全部开禁。正因为这个政策的实施,形成了许多上关东发财的传说,也引起了人们的向往。本文的故事也就从上关东为发财的传说开始了。时间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地点就是当时叫奉天省辖区内的一个小火车站,即“四平街火车站”,曾经叫过一段时间“五站”。期间发生的有关人物、事件形成的故事,敬请慢慢细看了。

四平街往事,也就是“四平街火车站”的往事,或说故事。起始就是从建火车站开始的。没有火车站也就没有了故事。所以,故事主人翁就是来四平经商的人或事。本文当然也要揭露日本侵略者强盗行径了,因为它们在这里制造了许多令人发指的事情,来侵略中国的日本人,根本不是人,可谓纯粹畜牲!当然也少不了沙俄侵略者的畜牲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