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是不被允许看课外书的,在我妈眼里课外书大概就是琼瑶一类的言情小说,所以明令禁止我看(虽然据我所知她年轻时看过不少)。但是孩子大约都有一种心理——父母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忍不住触碰,我在这种微妙的逆反心理下看了不少课外书,也因此慢慢培养起对看书的喜欢。
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零花钱,一直都向同学借书看的。因此很羡慕那些有零花钱可以随便买书的人。那时候很流行看《查理九世》《冒险小虎队》一类的书,我也陆陆续续借来看了不少。这种书的共同特点是前面以极大的篇幅写一些悬疑恐怖事件,到最后在主角队的探索下轻飘飘地揭密,抛出这些事的现实依据。我常常被前面的剧情吓到,甚至翻着翻着冷不丁被某张画了骷髅的插图吓出一身冷汗。虽然早已知道这些都是假的结局肯定会揭秘,但还是忍着不去提前翻到结尾,就这样在战战兢兢和抑制不住的好奇心中看了一本又一本。后来学校修了一间阅读室,但我们这些学生是没资格借的,这是给老师用的,那些教师子女也能沾光借到书。正好数学老师的女儿的就在我们班,每次她借来的书都是班里的抢手货,而我凭借我妈的常年送礼和她一直保持着很不错的关系,因此总能比较靠前的看到她的书。像是《海蒂》《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之类的儿童文学都那个时候看的。小学时看的很多书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像是《简爱》根本就没看进去,但我也就这样囫囵吞枣地看了下去。我看书从来不是为了了解某种道理,仅仅是因为感兴趣,因为好玩。
到了初中就开始看起言情小说了。短篇,长篇,古言,现言,实体书,电子书……杂七杂八看了不少。那时候接触到了一个叫《意林·小小姐》的文学品牌,有杂志也有长篇小说,主打的是女生文学,而且都是不走言情路线。当时十分痴迷于看这种书,还陆陆续续追了几部长篇,其中有一部直到今年才更完,拖拖拉拉近十年,果然是烂尾了,不过也算是“爷青结”了,哈哈。如今看来那些故事其实写的并不怎么样,尽管偶尔有些不错的,但大部分无非是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故作文艺矫情的青春故事,文笔一般,故事情节老套,所谓的友情不过是打着早恋的擦边球,阳光向上的主角也显得有点蠢和天真。几乎很难想象当初为什么会被这些故事感动。大约是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心理作祟吧。
高中是我阅读的巅峰时期。散文、诗歌、小说、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畅销书、经典名著……通通来者不拒。而且因为零花钱充裕,买了不少书。但凡去书店总要买一两本的,实在没什么钱了也得买本杂志。那时候喜欢上了三毛,几乎买齐了她所有的书,一边读一边羡慕一边想象。也知道了很多其他作家,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因为苏枕书而向往京都,边读李娟的书边笑哈哈……
上了大学,空闲时间增加了,但是却很少看书了。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唉,宿舍囤了九十多本书,看了的屈指可数。
看了很多年的书,但是好像也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据说多读书作文写得好,上学时确实常常会被老师夸作文写得不错,但实际上我很讨厌写作文,作文是语文中最令我抓狂的一项。以前看过一种说法是看过的第一本小说会影响今后的人生。仔细想想我看的第一本小说大概是小学时的《简·爱》,那时不过是囫囵吞枣,完全没有看懂,从我目前为止的人生来说,这本书并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完全没有学到简·爱的坚韧勇敢。
我从前以为自己是很喜欢看书的,但后来才发现其实所谓的爱看书不过是在没有其他娱乐方式时的一种慰藉罢了。读书和画画,玩手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打发时间让自己高兴而已。我现在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但是既然买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年的书,总不能辜负那些书和自己的坚持,那么 ——
且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