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是我弄坏的!”

最近养成的习惯是从图书馆借书看,碰到的情况,除了批注书还有更多类型的。

最夸张的:没有书面。立即打开水印相机拍个照,以防被认定是我的责任。(因为看完已还,所以照片已删除,不然上传图片给大家看看)

最讨厌的:书上写批注划横线,且不是用铅笔,所以我也无法将其擦除。只要是铅笔的,我都会擦了前面人的痕迹再归还。

在古代,一般是有钱人才读的起书,书本更是稀缺。更富有的人家才有有藏书楼,就是类似于白鹿和任嘉伦主演的电视剧《一生一世》中周生辰家中的藏书楼。大家对书本的爱护程度可见一斑。

附“过云楼”--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欢迎大家来苏州游玩,过云楼免费的哈~

(网图)


现代,所有人都能看得起书,只要有身份证,图书馆的书免费借阅。

但是,可能是因为免费吧,从在借的书上进行批注这个问题看到了公共资源的悲哀。

公共财产是需要所有人维护的,个别人的个别行为,会缩短书本的使用寿命,间接剥夺了他人阅读的机会。

同时,本来一个好的行为--看书,因为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而变味了。将书籍私有化,随便破损书籍。

假如把纸质借书卡恢复了能否扼制一点这种自私行为呢?个人单纯空想,肯定不可能,我们不可能倒退进步啊。

突然想到了日本那部著名的经典电影《情书》,就是因为借书卡最后才真相了男主对女主是很早就有爱了。

(网图)


(借书卡背面也随便图画了)

刚刚提到的借书卡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我觉得,现代社会很注重信用(类似于征信)。

假设也可以像借钱一样,采用信用分来减少或者说约束这种不好的行为是否可行呢?

当然,我感觉未来这种行为会越来越少的,因为我们在进步。

尊重两字,会越来越具体化。

尊重书籍、尊重知识、尊重他人。我们会越来越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