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29--“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屈原所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字典的解释:

    靡蓱mípíng:漂流的浮萍。:蔓延的样子。:同“萍”,浮萍。

    衢:音qú,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九衢,有两个意思:

        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明·刘基《秋兴》诗:“九衢车马如流水,尽是邯郸梦里人。”

        2、草名。

        《文选·王屮cǎo》:“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刘良注:“九衢草其枝交错,相重九出也。”

        枲xǐ华:枲麻之花。安居:“在哪里”的意思。


    对这两句,后代大学们似乎解释得很简单。

    王逸的注解是:“九交道曰衢。言宁有蓱草生于水中,无根,乃蔓衍于九交之道,又有枲麻垂草华荣,何所有此物乎?” 现代大师游国恩在此纂义:“靡蓱九衢,即谓其分散如九达之衢也。

    更白话一点就是:浮萍蔓延在四通八达的水道,枲麻的花开在了哪里?


    白头三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就问个普通的浮萍和枲麻?应该不是这么简单。


    柳宗元认为:王逸的注释“恐谬”。他指出的是《山海经》中的宣山上的桑树,其枝四衢,另一个是少室山的叫“帝休”的树,其枝五衢。难道加起来“九衢”吗?

    觉得这个说法牵强。


    于是遍查各种注释、疏证、纂义等等,查到一种说法,如下:

    《山海经·海内经》里边有这段:

    有九丘,以水绕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那些丘就不啰嗦了,最后一个“神即之丘”,然后呢:

    此丘上有一种树,青色的叶子紫色的茎,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叫做建木,高达一百仞的树干上不生长枝条,而树顶上有九根弯蜒曲折的桠枝,树底下有九条盘旋交错的根节,它的果实像麻子,叶子像芒树叶。大皞凭借建木登上过天,是黄帝栽培了建木。

    这里“九欘zhú”,弯曲的枝丫。“九枸gōu”,盘错的树根。

    《海内南经》里也有:

    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qiū,其名曰建木。在窳yǔ西弱水上。


    综合《海内经》和《海内南经》,此建木树应该是居中央偏南。上边有九根杈,是上天的神树。


    《吕氏春秋·任数》:建木实如麻,故称靡;居水中,故称蓱。《说文》“枲,麻也”。

    从这里看,建木的果实也可称“”,整个建木可称“


    所以,如果按通天的神树“建木”来讲,最后这样翻译:

    (建木)上面的枝丫四通八达,水中的树根盘根错节;长着麻子样的果子,它生长在哪里?


    反正我认为这样好。

    所谓屈子所问,当为神奇之物!得对得起“天”问嘛!


    2023年1月12日 泉城居士白头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赏析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méng àn],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甘露居士阅读 4,699评论 0 2
  •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 天问 曰:遂古之初2,谁传道之3? 上下未形4,何由考之5? 冥昭...
    青梅_9817阅读 5,247评论 0 1
  • 《楚辞章句》里写道:“《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这个解释,我不认同。 《天问...
    珞历阅读 7,374评论 9 9
  • 第五小节: ……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
    泉城居士白头三阅读 3,587评论 1 19
  • 7月24日14时22分, 搭载问天实验舱的, 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准时点火发射! 约...
    戎耀律心阅读 3,892评论 2 16